|
子規啼 / 作者:韋應物 |
高林滴露夏夜清,南山子規啼一聲。
鄰家孀婦抱兒泣,我獨展轉何時明。
|
|
子規啼解釋: 《子規啼》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創作的一首詩。該詩表達了孤獨和寂寞的情感。
詩中的高林滴露夏夜清,是在夏夜清晨之時,高林中的樹葉上滴下露珠的景象。而南山的子規唱的一聲,指的是在南山上的子規鳥鳴叫喚。鄰家的孀婦抱著孩子哭泣,而作者卻獨自漫步,不知何時能看到明亮的黎明。
詩意上,通過描繪夏夜的清晨景象以及孀婦的哭泣,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寂寞。作者感嘆自己的境遇,渴望得到照亮的黎明,暗示了他渴望得到人生的改變、追求希望和幸福的愿望。
這首詩的賞析在于描繪了一幅寂靜而孤寂的夏夜景象,通過對孀婦孤獨而悲哀的描寫,以及詩人自身的寂寥,突顯了孤獨和渴望的主題。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與內心的情感相呼應,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的心境,產生共鳴。
中文譯文如下:
高林滴露夏夜清,
南山子規啼一聲。
鄰家孀婦抱兒泣,
我獨展轉何時明。
譯文大意:
夏夜清涼,高林中的樹葉上滴落露珠。
南山上的子規鳥鳴一聲。
鄰家的孀婦抱著孩子哭泣,
我獨自轉身,不知何時能看到明亮的黎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