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歲 / 作者:白居易 |
壯歲忽已去,浮榮何足論。
身為百口長,官是一州尊。
不覺白雙鬢,徒言朱兩轓.病難施郡政,老未答君恩。
歲暮別兄弟,年衰無子孫。
惹愁諳世網,治苦賴空門。
攬帶知腰瘦,看燈覺眼昏。
不緣衣食系,尋合返丘園。
|
|
晚歲解釋:
中文譯文:
晚年已至,壯年已逝,外在的榮華已經不值得討論。雖然身為能養活百口之家,但在官職上只是一個州的尊貴。不知不覺間雙鬢已白,只能說朱轓兩耳。疾病使我難以施展我在郡政方面的才能,老了卻沒有回報君主的恩情。歲末與兄弟們分別,年事漸衰卻沒有子孫。身陷憂愁之中,懂世道的網捕捉了我,只能依靠出家修行來治愈苦難。身材瘦削,攬起腰帶才能感覺得出來,看燈時已經覺得眼睛昏花。不再為了衣食而憂心,尋找安寧的歸宿,回到鄉村園林。
詩意和賞析:
此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寫于晚年的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壯年已逝的感慨和對晚年生活的思考。詩中通過自身的經歷,描繪了一個晚年身世逢兇化吉的形象,展現了作者晚年的無奈和尋求安寧的愿望。
詩中的“壯歲忽已去,浮榮何足論”表達了對過去光輝歲月的悔恨和對虛榮的不屑。作者年少時可能曾經才華橫溢,但現在已經老去,外在的浮華已經不再重要。
“病難施郡政,老未答君恩”反映出作者在晚年身體不佳,無法發揮在政府中的才能,同時也希望能夠為國家盡心而不負君主的期望。
“歲暮別兄弟,年衰無子孫”表達了作者歲末與兄弟們分別的愁緒和沒有傳宗接代的焦慮。晚年的孤獨和無嗣之憂都在詩中體現出來。
“惹愁諳世網,治苦賴空門”揭示了作者的憂愁與世俗的關系,以及作者對于求得內心治愈的渴望。
最后一句“不緣衣食系,尋合返丘園”則表達了作者希望放下塵世的紛擾,回歸田園生活,尋找內心的安寧和平靜。
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在晚年對于生活的思考和對內心的尋求。通過個人經歷的描繪,展示了晚年的憂愁與追求,以及對寧靜和內心回歸的向往。詩中的情感細膩真摯,語言簡約而富有深意,凸顯了白居易卓越的才華和對人生的深刻洞察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