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魏少府 / 作者:賈島 |
來時乖面別,終日使人慚。
易記卷中句,難忘燈下談。
濕苔粘樹癭,瀑布濺房庵。
音信如相惠,移居古井南。
|
|
寄魏少府解釋: 寄魏少府
來時乖面別,
終日使人慚。
易記卷中句,
難忘燈下談。
濕苔粘樹癭,
瀑布濺房庵。
音信如相惠,
移居古井南。
譯文:
給魏少府的一封信
來的時候臉上有點不合適,
一整天都讓人感到慚愧。
那些在卷軸上容易被記住的句子,
在燈光下的談話可難以忘懷。
濕濕的苔蘚粘在樹枝上突出的鯁子上,
瀑布濺到了房庵之間。
音信有如互相賜予的禮物,
我們搬遷到了南邊的古井。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文學家賈島寫給魏少府的一封信。詩中表達了賈島的離別之情和對友誼、交流的珍視之情。
詩的前兩句“來時乖面別,終日使人慚。”暗指作者來訪時表情不好,給主人帶來了尷尬和慚愧的感覺。這可能是因為作者的心情不好或者有其他原因導致的。接下來的兩句“易記卷中句,難忘燈下談。”說明了與主人的交流對作者而言是如此重要,記憶力好,卷軸中的句子容易被記住,談話在燈下的情景卻難以忘懷。
接下來的兩句“濕苔粘樹癭,瀑布濺房庵。”通過描寫自然景物,表達了作者對友誼的思念和不舍之情。濕濕的苔蘚粘在突出的鯁子上,瀑布的水濺到了房屋和庵堂之間,形象生動地表達了作者離別后心中的感傷。
最后兩句“音信如相惠,移居古井南。”暗示了作者對主人的友情和交流的珍視。音信相互間也像是恩惠一樣,而作者移居到南方古井也許是為了追求更加純凈和寧靜的生活,但是對于主人之間的交流和友情,作者仍然保持著珍惜和感激之情。
整首詩通過寫景和抒發感情的手法,表達了作者離別情感、對友情的思念以及對交流的珍視。這種表達方式簡潔而直接,給人以深深的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