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周判官元范赴越 / 作者:賈島 |
原下相逢便別離,蟬鳴關路使回時。
過淮漸有懸帆興,到越應將墜葉期。
城上秋山生菊早,驛西寒渡落潮遲。
已曾幾遍隨旌旆,去謁荒郊大禹祠。
|
|
送周判官元范赴越解釋: 送別周判官元范赴越
原下相逢便別離,
蟬鳴關路使回時。
過淮漸有懸帆興,
到越應將墜葉期。
城上秋山生菊早,
驛西寒渡落潮遲。
已曾幾遍隨旌旆,
去謁荒郊大禹祠。
譯文:
離散于相遇之處,
蟬鳴了關路使歸時。
經過淮河逐漸有了航船的興趣,
到達越國應該準備墜落的落葉了。
城上秋天的山嶺早已長滿了菊花,
官舍西邊的寒渡潮水退去得較晚。
已經多次隨著旗幟旌旆去瞻仰荒郊中大禹的祠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賈島寫給周判官元范赴越的送別詩。詩中以樸素的語言描繪了離別時的情景。
詩的第一句“原下相逢便別離”,表達了作者與判官相識之后即要分別的心情。接著,“蟬鳴關路使回時”,蟬聲預示著季節的更替,也暗示了行人的歸程。通過這些自然景物的描繪,作者巧妙地表達了離別的情感。
接下來幾句描述了作者和判官的旅途?!斑^淮漸有懸帆興”,描繪了船帆的升起,顯示了行程的順利。“到越應將墜葉期”,用“墜葉”暗喻秋天的來臨,意味著離別的到來。
隨后,詩人描繪了目的地越國的景象。“城上秋山生菊早”,表達了秋天的景色和菊花的美麗?!绑A西寒渡落潮遲”,形容離別的時間拖得很慢,渡口潮水的落退十分遲緩。
最后兩句是詩人曾經多次隨著官旗去拜謁大禹祠的經歷,展示了他對古代文化的熱愛和對歷史的敬仰。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旅行的細節,表達了離別時的情感和對古代文化的渴望。詩中融入了濃郁的離別之情和對歷史的敬仰,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