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童真上人 / 作者:賈島 |
江上修持積歲年,灘聲未擬住潺湲。
誓從五十身披衲,便向三千界坐禪。
月峽青城那有滯,天臺廬岳豈無緣。
昨宵忽夢游滄海,萬里波濤在目前。
|
|
題童真上人解釋: 《題童真上人》是賈島的一首詩,描述了一個江上修行的僧人的境界和追求。
詩中的“童真上人”指的是一個精進修行的僧人。他已經修行了多年,但仍未能融入自然的灘聲,無法找到真正的歸宿。然而,他發誓在五十歲的時候成為僧人,堅定地決定去修禪,以此尋求解脫。
詩的下半部分以“月峽青城”和“天臺廬岳”兩個地名為背景,表達了真實的修行地點不再重要,因為他的心已經有了遠大的境界。詩的最后兩句提到他在夢中游歷了滄海,感受到了萬里波濤的力量。這是一種對修行者內心境界的描繪,無論身在何處,他們都能夠感受到宇宙的力量和激勵。
這首詩詞表達了一個修行者對于追求內心真實和解脫的堅定信念,以及對于外界環境的超越。通過描繪江上修行的僧人,賈島傳達了修行者對于心靈境界的追求和對內心世界的深思。
中文譯文:
江上修持積歲年,
灘聲未擬住潺湲。
誓從五十身披衲,
便向三千界坐禪。
月峽青城那有滯,
天臺廬岳豈無緣。
昨宵忽夢游滄海,
萬里波濤在目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一個修行者對于內心境界的追求和對于外部環境的超越。詩中的江上修行和坐禪代表了修行者對于內心修行的專注和投入,而月峽青城和天臺廬岳則象征著修行者對于外部環境的超脫和超越。
詩中的“灘聲未擬住潺湲”表達了修行者雖然在江上修行多年,但仍未能完全融入自然環境,沒有找到真正的歸宿。然而,他仍然堅定地發誓在五十歲時成為一名僧人,并決定投入三千界的坐禪修行。這展示了修行者對于解脫和內心真實的追求。
在下半部分,詩人提到了月峽青城和天臺廬岳兩個地名,表達了修行者對于修行地點的超越和超然。無論身在何處,他們都能夠感受到宇宙的力量和激勵。最后,詩中描繪了修行者在夢中游歷了滄海,感受到了萬里波濤的力量。這強調了修行者對于內心境界和宇宙力量的感悟和體驗。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示了一個修行者對于內心真實和解脫的追求,以及對于外部環境的超越。通過精煉的語言和形象描寫,賈島表達了修行者對于心靈境界的追求和對內心世界的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