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令狐相公(一作赴長江道中) / 作者:賈島 |
策杖馳山驛,逢人問梓州。
長江那可到,行客替生愁。
|
|
寄令狐相公(一作赴長江道中)解釋: 《寄令狐相公(一作赴長江道中)》
策杖馳山驛,
逢人問梓州。
長江那可到,
行客替生愁。
譯文:
揮動著手杖,馳向山中驛站,
遇到路人都問我梓州的消息。
長江是否可以到達,
行旅給我的生活增添了煩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賈島的作品,題目兼有《寄令狐相公》和《赴長江道中》兩個版本。詩人通過描寫行旅途中的愁緒,表達了對長江無法到達的無奈和痛苦。
詩的前兩句“策杖馳山驛,逢人問梓州”,描繪了詩人行旅的場景,手持著杖,急步趕往山中驛站,路上遇到的人都詢問他關于梓州的消息。這里的“策杖”表示行走,與“馳山驛”構成了生動的行為描寫。
接下來兩句“長江那可到,行客替生愁”,詩人表達了對長江無法到達的遺憾和困擾。長江是中國最長的河流,它的壯麗和寬廣象征著未知和遼闊。然而,詩人心中的長江卻成了行旅的阻礙,無法到達,給他的生活增添了愁苦。這里“行客替生愁”表達了詩人身為行旅者的無奈和憂愁。
整首詩字數簡練,語言平實,卻表達出了行旅的辛酸和困頓。通過描寫詩人的心情和行程,抒發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苦悶。這種瑣碎中流露出的情感,使得這首詩有一種深沉而細膩的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