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僧歸天臺 / 作者:賈島 |
辭秦經越過,歸寺海西峰。
石澗雙流水,山門九里松。
曾聞清禁漏,卻聽赤城鐘。
妙宇研磨講,應齊智者蹤。
|
|
送僧歸天臺解釋: 《送僧歸天臺》是唐代詩人賈島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僧人歸還天臺的送別之情。
辭秦經越過,歸寺海西峰。
賈島在詩的開頭就表達了自己送僧人歸還天臺的心情。詩人在詩中提到,僧人離開了寺廟離開了賈島,在歸還天臺的路上,經過了許多地方,包括了越過秦地,來到了海西峰這個地方。
石澗雙流水,山門九里松。
接著,賈島描繪了天臺寺的景色。他說寺廟的周圍有一條石澗流水,流水分為兩股,靜謐而美麗。而在山門前有一片茂密的九里松。通過這些描寫,賈島展示了天臺寺的自然景觀。
曾聞清禁漏,卻聽赤城鐘。
詩人接著提到了寺廟里的聲音。他說曾經聽到了清脆的漏聲,但現在只能聽到赤城鐘聲。這里的“清禁漏”指的是鐘聲和漏聲都很悅耳;“赤城鐘”則是指天臺寺內的鐘聲。賈島通過這兩句詩描繪了天臺寺內寧靜而莊重的氛圍。
妙宇研磨講,應齊智者蹤。
最后,賈島表達了對僧人修行和講經的贊賞。他說僧人們在天臺寺中修煉,閉關研讀,講經說法。他們聰明睿智,具備了智者的境界。這句詩也表達了賈島對僧人的敬意和對佛教修行的推崇。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天臺寺的景色和氣氛,表達了詩人對僧人和寺廟的敬重和喜愛之情。通過對自然景觀和聲音的描繪,詩人成功地表達了他的情感和思考。這首詩意境優美,婉轉深遠,給讀者帶來一種寧靜和內心的平和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