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無得頭陀 / 作者:賈島 |
夏臘今應三十馀,不離樹下冢間居。
貌堪良匠抽毫寫,行稱高僧續傳書。
落澗水聲來遠遠,當空月色自如如。
白衣只在青門里,心每相親跡且疏。
|
|
寄無得頭陀解釋: 《寄無得頭陀》是唐代賈島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以自己無所得的境況來寄托自己的心境與思考。
夏臘今應三十馀,不離樹下冢間居。
詩人自述自己已經居住在墓地樹下已有三十多年。
貌堪良匠抽毫寫,行稱高僧續傳書。
詩人說自己雖然外表普通,但內心卻有著高尚的品性,傳承了前輩高僧的學問,像書信一樣傳遞下去。
落澗水聲來遠遠,當空月色自如如。
詩人感嘆山谷中傳來的澗水聲音十分清脆悅耳,月光也照耀得十分明亮。
白衣只在青門里,心每相親跡且疏。
詩人覺得自己身穿白衣,只在官僚門戶之間,心靈上與世疏離。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在世俗生活中的追求和內心的孤獨感。他居住在冢間樹下,雖然表象上與世疏離,但內心卻保持著高尚的品性。他喜歡山谷中的清泉聲和夜晚的月光,感嘆人生的短暫和自己與世無親的情感。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描述自己的生活狀態,表達了對世間名利的冷漠和追求內心自由的愿望。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出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展現了賈島獨特的詩境和審美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