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張籍王建 / 作者:賈島 |
疏林荒宅古坡前,久住還因太守憐。
漸老更思深處隱,多閑數得上方眠。
鼠拋貧屋收田日,雁度寒江擬雪天。
身是龍鐘應是分,水曹蕓閣枉來篇。
|
|
酬張籍王建解釋: 酬張籍王建
疏林荒宅古坡前,
久住還因太守憐。
漸老更思深處隱,
多閑數得上方眠。
鼠拋貧屋收田日,
雁度寒江擬雪天。
身是龍鐘應是分,
水曹蕓閣枉來篇。
詩詞的中文譯文:
回答張籍王建
荒涼的叢林草木蔓延在古老的山坡前,
長時間居住還是因為太守的憐憫。
漸漸年老,越發思念深湛的隱居之地,
閑暇時才能有幸上山眠眠。
老鼠逃離貧困的屋舍,農夫耕作打理田園,
大雁飛過寒冷的江河,仿佛是下雪的天空。
我自覺像一架鐘,應該有自己的命運,
懷才不遇,只能在水曹蕓閣寫下這篇無名之作。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賈島致以酬謝給他的朋友張籍和王建的。詩中表達了詩人的人生觀和處世態度,展現了他的隱居情懷和對人生境遇的反思。
詩人的居住環境是一處荒涼疏雜的叢林草木和古老的山坡,但他一直得以居住下去,是因為當地的太守對他懷有憐憫之心。這種憐憫之心使詩人能夠在山間安享深處隱居之樂,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詩人越發年老,越發思念深湛的隱居之地,只有在閑暇時才能有幸上山眠眠。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鼠和雁兩個形象來表達詩人對人生的看法。鼠拋貧屋收田,描述了農夫的辛勤勞作和農田的收獲,而雁度寒江擬雪天,則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美好。在這種背景下,詩人自覺像一架龍鐘,有著自己的命運,同時也覺得自己像是一個被分割的,被局限在某一處的存在。他在水曹蕓閣中枉然寫下這篇詩作,表達了懷才不遇的懊悔和無奈之情。
整首詩流露出詩人對自然的傾慕和對人生的反思,表達了他對名利、權勢的淡漠和對隱逸境界的追求。整首詩表達了賈島老年時期的閑適和悠閑,以及對與世隔絕的山居生活的向往。盡管才華橫溢,但他并未得到應有的認可與機遇,因此悔恨之情溢于言表。
賈島是唐代著名的隱逸派詩人,他以寥寥數語刻畫出隱逸生活的美好,并流露出自己對名利的淡漠態度。這首詩是他晚年時期的作品,詩中展現了他對生活的隱憂和追求。全詩悠然自得,字里行間有種淡然超脫的意境,以及錯落有致的對比,體現了詩人對人生和命運的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