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清寶鼎詩(前見《東觀馀論 / 作者:李白 |
我居清空表,君處紅埃中。
仙人持玉尺,廢君多少才。
玉尺不可盡,君才無時休。
咽服十二環,奄有仙人房。
暮騎紫麟去,海氣侵肌涼。
贈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
|
|
上清寶鼎詩(前見《東觀馀論解釋:
上清寶鼎詩(前見《東觀馀論》,后見《王直方詩話》)
我居清空表,君處紅埃中。
仙人持玉尺,廢君多少才。
玉尺不可盡,君才無時休。
咽服十二環,奄有仙人房。
暮騎紫麟去,海氣侵肌涼。
贈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
中文譯文:
我居住在清空的寶鼎上,
而君主卻在紅塵之中。
仙人拿著玉尺,
廢君的才華真的有多少?
玉尺量不盡,
君主的才華永無休止。
服下十二環,
立刻有了仙人之宅。
暮時騎上紫色麒麟去,
海風侵入肌膚帶來陣涼。
送給我一串串珠子,
明亮的月光灑在萬物之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李白的仰慕之情,他居住在清凈悠遠的寶鼎上,而君主卻在紅塵之中,生活時刻受到威脅。仙人拿著玉尺衡量君主的才華,但是玉尺無法完全衡量,而君主的才華也是無窮無盡的。君主服下十二環,就能進入仙人的住所,體驗到仙人的生活。暮時,君主騎上紫色麒麟飛離,海風吹入肌膚,帶來一絲涼意。最后,君主贈送給李白一串串珠子,就像明亮的月光一樣。整首詩意蘊含著對仙境生活的向往以及對君主才華的贊頌。詩中運用了寶鼎、玉尺、十二環、紫麟等仙境的元素,將仙境與現實進行對比,營造出一種夢幻般的氛圍。字里行間透露出李白對于自由、超脫塵世的追求和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