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和東坡送春和陳德夫 / 作者:王之道 |
柳外風檣迅莫追,柳間遲日弄晴暉。
青春已作堂堂去,烏轡何由緩緩飛。
入戶呢喃輕語燕,隔林咿軋靜鳴機。
誰言四月芳菲盡,萱草葵花覺昨非。
|
|
追和東坡送春和陳德夫解釋: 詩詞:《追和東坡送春和陳德夫》
柳外風檣迅莫追,
柳間遲日弄晴暉。
青春已作堂堂去,
烏轡何由緩緩飛。
入戶呢喃輕語燕,
隔林咿軋靜鳴機。
誰言四月芳菲盡,
萱草葵花覺昨非。
中文譯文:
追贊東坡送春和陳德夫
不要追逐遠處風帆的速度,
只需在柳樹間享受溫柔的陽光。
青春已經成為莊嚴的過去,
烏騅馬如何能夠減緩飛行的速度。
進入家門中,燕子輕聲地低語,
林間的鳥兒靜靜地鳴叫。
誰說四月的芬芳已經消逝,
萱草和葵花才覺得昨天已經過去。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王之道追和蘇東坡(蘇軾)送春和給陳德夫的作品。詩中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抒發個人情感,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對逝去青春的思念。
詩的開頭,詩人告誡人們不要追逐風帆的迅疾,而是要在柳樹間享受陽光的溫柔。這里的風檣(風帆)可以理解為人們追求功名利祿的浮躁之心,而柳樹和遲到的陽光則代表了寧靜和寬容。
接著,詩人表達了對青春逝去的感慨。他說青春已經莊嚴地離去,而烏轡(烏騅馬的韁繩)卻無法減緩飛行的速度。這里的烏轡可以理解為對時光的束縛,無法阻擋時間的流逝。
后半部分的描寫則展示了生活中的細節。詩人描述了燕子在家門附近輕語的情景,以及林間鳥兒靜靜鳴叫的景象。這些平凡而細膩的描寫,傳遞出一種靜謐和寧靜的氛圍。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四月芳菲逝去的懷念。他說誰說四月的芬芳已經消逝,因為他仍然能夠感受到萱草和葵花的存在,這使他覺得時間仿佛回到了昨日。這種對逝去時光的懷戀,以及對生命流轉的思考,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感悟,寄托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青春逝去的思考和感慨。同時,詩中展示了對平凡生活中美好瞬間的珍視,呈現了一種寧靜、深沉的詩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