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元發(fā)弟秋日德余庵書事二首 / 作者:王之道 |
十載江湖嘆斷蓬,夢魂時到帝王宮。
珠簾高捲蝦須日,寶扇斜開雉尾宮。
勿誚趙堯刀筆吏,須憐竇鞏囁嚅翁。
兒童來告黃花熟,可喜樽中酒不空。
|
|
次韻元發(fā)弟秋日德余庵書事二首解釋: 《次韻元發(fā)弟秋日德余庵書事二首》是宋代王之道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日德余庵書事二首
十載江湖嘆斷蓬,
夢魂時到帝王宮。
珠簾高捲蝦須日,
寶扇斜開雉尾宮。
勿誚趙堯刀筆吏,
須憐竇鞏囁嚅翁。
兒童來告黃花熟,
可喜樽中酒不空。
詩詞的譯文:
十年來漂泊江湖,嘆息著飄泊生活的苦楚,
夢魂時常游走于帝王的宮殿之中。
珠簾高卷,透出朝陽的光輝,
寶扇斜開,顯露雉尾宮的華貴。
請不要嘲笑曾經(jīng)做過刀筆吏的趙堯,
請理解那囁嚅不安的竇鞏老人。
孩童前來報告黃花已經(jīng)成熟,
令人欣喜的是酒樽中的酒永不會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漂泊江湖的人對往事的回憶與感慨。詩人用十年來斷斷續(xù)續(xù)的漂泊生活,表達了他對過往歲月的感嘆和心靈的疲憊。然而,在他的夢中,他時常游走于帝王的宮殿之中,暗示了他心中對功名利祿的向往和不甘。
詩中的珠簾高卷、寶扇斜開,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xiàn)了宮廷的華麗與壯麗。珠簾高卷透出的朝陽光輝,象征著光明和希望;寶扇斜開顯露的雉尾宮,代表著權力和榮耀。這些景象與詩人的漂泊生活形成鮮明的對比,凸顯了他內心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詩人對社會底層人物的同情和關懷。他呼吁不要嘲笑曾經(jīng)做過刀筆吏的趙堯,體現(xiàn)了對曾經(jīng)為官場所困擾的人們的理解和寬容。他也希望人們能夠關愛竇鞏這樣囁嚅不安的老人,體現(xiàn)了對弱者的同情和關懷。
最后兩句以兒童告知黃花已經(jīng)成熟為引子,表達了對秋季豐收和美好時光的喜悅之情。"樽中酒不空"象征著對生活的滿足和幸福,同時也暗示著詩人對美好未來的期許。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對過往的回憶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手法,展現(xiàn)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社會的思考。詩中的景象和人物形象既具有現(xiàn)實意義,也蘊含著豐富詩意和情感。整首詩以簡潔樸實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經(jīng)歷和社會現(xiàn)象的感慨,給人以思索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