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浮屠勤上人 / 作者:王之道 |
隔宿不問道,此語幼所聞。
汩沒塵土中,歲晚方得君。
學道戒怠情,成功在精勤。
勤哉勤道者,取名不徒云。
別來十二秋,東游遍溫鄞。
持呪動至暮,坐禪常達昕。
寸陰古所惜,君今惜余分。
兢兢窮晝夜,直欲忘齋薰。
軒昂沖天鶴,那容混難群。
我老懶成癖,見君但歡欣。
茅齋無一物,坐對柏子焚。
忽然舍我去,翩若風中云。
|
|
贈浮屠勤上人解釋: 《贈浮屠勤上人》是宋代王之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送給勤上人浮屠
隔夜不探訪道義,這話我小時候聽說過。
你深入塵土之中,歲月晚了才遇到你。
學習修行要戒除懶散之情,成功在于專心努力。
勤奮的修道者啊,不只是名字空談而已。
別離已有十二個秋天,東游過溫鄞的各個地方。
持誦咒語直到黃昏,坐禪常常見到天明。
時間的流逝讓人倍感珍惜,你如今珍惜著余下的歲月。
辛勤努力,無論白天黑夜,直到忘卻薰香的禪房。
傲立沖天的孤高鶴,不容混雜與平庸。
我已老態成癖,見到你只有喜悅。
茅齋中一無所有,坐對著燃燒的柏子。
突然間你離去,翩翩如風中的云。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對浮屠勤上人的贊頌和祝福。詩人回憶起自己小時候聽到的勤上人的教誨,感嘆自己與勤上人的相遇是歲月晚了才得以實現。詩人認為修行道路需要戒除懶散之情,只有專心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勤奮的修道者不僅僅是名字的美稱,而是通過實際行動去追求道義的人。詩人回憶了與勤上人的別離,感慨時光流逝,也珍惜自己余下的時光。他向勤上人表達了敬意和喜悅,同時也承認自己已經老態成癖。最后,詩人描述了茅齋中的場景,坐在燃燒的柏子前,突然間看到勤上人離去,如同風中的云彩一樣輕盈。
賞析:
《贈浮屠勤上人》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勤上人的敬佩和祝福之情。詩中通過對勤上人的贊頌和自己與勤上人的相遇經歷的回憶,展現了修行之道的價值和意義。詩人將勤上人視為勤奮、專心致志的修道者的典范,對他的努力和成就表示敬佩。詩人對光陰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感到惋惜,同時也對自己所擁有的時光表達了珍惜之情。最后,詩人運用寓言的手法,以茅齋中的場景和勤上人的離去作為結束,給人一種意境轉換和意外之感。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富有哲理和文化內涵,展現了宋代文人對修行之道的追求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