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魏敏功贈住庵通老 / 作者:王之道 |
一別異生死,三年能幾時。
埋玉不可見,拱木徒興悲。
通老奉香火,坐閱歲月移。
圓頗點飛霜,夷曠真吾師。
|
|
吊魏敏功贈住庵通老解釋: 《吊魏敏功贈住庵通老》是宋代王之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別異生死,三年能幾時。
埋玉不可見,拱木徒興悲。
通老奉香火,坐閱歲月移。
圓頗點飛霜,夷曠真吾師。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表達對已故魏敏功的悼念,旨在表達作者對逝者的懷念之情和對生命短暫性的思考。詩中通過描繪一別三年的時光流轉,以及逝者安葬處的墓碑和木雕,表達了對逝者的緬懷之情。同時,詩人也將詩中的事物與人生的無常聯系起來,以此呈現人生的短暫和無常。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深切的悼念之情和對生命的思考。首句“一別異生死,三年能幾時。”以一別異生死的離別為起點,表達了詩人對逝者的思念之情。接著,詩人描繪了逝者的墓碑和木雕,用“埋玉不可見,拱木徒興悲”表達了逝者已經離開人世,只能通過墓碑和木雕來懷念的意境。
第三句“通老奉香火,坐閱歲月移。”表達了逝者的子嗣或弟子們繼承了先人的事業,并在廟宇中奉獻香火,坐在那里觀看歲月的流轉,表示對逝者的敬意和懷念。最后兩句“圓頗點飛霜,夷曠真吾師。”則通過描寫墓碑上點綴的飛霜,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無常。詩人將逝者視為自己的真師,表達了對逝者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整首詩詞情感沉郁,意境深遠。通過對逝者的懷念和對生命的思考,表達了人生短暫、時光易逝的主題。詩人以簡潔而精準的語言表達了對逝者的緬懷和對生命的思索,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