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王覺民民松軒詩 / 作者:王之道 |
蒼髯綠發三四椽,茅齋高下輕且軒。
清風入夜可人意,來與夫子調朱弦。
連日秋陰蕩殘暑,抖擻煩襟欲輕舉。
簡編燈火置勿論,且快蛟龍得云雨。
|
|
和王覺民民松軒詩解釋: 《和王覺民民松軒詩》是宋代王之道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茅齋高處的軒閣,以及作者與夫子共享美好夜晚的場景。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蒼髯綠發三四椽,
茅齋高下輕且軒。
清風入夜可人意,
來與夫子調朱弦。
這首詩詞以獨特的意象描繪了一個茅齋高處的軒閣。蒼髯綠發象征著歲月的積淀,三四椽表示房屋的簡樸,給人以樸素、自然之感。茅齋高下輕且軒,形容這個軒閣高遠而輕盈,給人以靜謐、舒適的感覺。
詩詞描繪了一個宜人的夜晚景象,清風吹拂,使人心曠神怡。作者與夫子(可能指古代的賢人、學者)共同賞夜風,一起調動起美妙的音樂,調弦彈琴,以表達他們共同的情趣和情感。
接下來的兩句"連日秋陰蕩殘暑,抖擻煩襟欲輕舉"表達了秋天的涼爽已經驅散了夏日的余熱,人們的心情也變得輕松愉快。作者感到自己的煩悶和疲憊被一掃而空,內心煥發出勃勃的生氣。
最后兩句"簡編燈火置勿論,且快蛟龍得云雨"是作者對自己的寄語。作者呼吁不要糾結于瑣碎的瑣事和煩惱,而是要追求更高尚的境界??鞓泛蜐M足就像蛟龍得到了雨水一樣,充滿了生命的動力和活力。
這首詩詞通過對茅齋高處的軒閣和夜晚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寧靜和歡愉。詩意優美,意境深遠,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的思考和追求,同時也展現了宋代文人對逍遙自在、追求內心寧靜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