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韋蘇州游靈巖山寺韻呈言上人 / 作者:王之道 |
我老懶成癖,貪引林泉幽。
誰令吳中來,兩月乘江流。
闔門十日雨,不得歷虎丘。
讀子靈巖詩,還復令我愁。
想見韋左司,擁騎當年游。
山中雨新霽,綠樹鳴鶯稠。
乘興自不惡,金風颯清秋。
|
|
和韋蘇州游靈巖山寺韻呈言上人解釋: 《和韋蘇州游靈巖山寺韻呈言上人》是宋代作家王之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老懶成癖,貪引林泉幽。
誰令吳中來,兩月乘江流。
闔門十日雨,不得歷虎丘。
讀子靈巖詩,還復令我愁。
想見韋左司,擁騎當年游。
山中雨新霽,綠樹鳴鶯稠。
乘興自不惡,金風颯清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在游覽靈巖山寺時的感受和情緒。詩人自稱年事已高,懶散成了一種習性,但他迷戀著幽靜的山水之美。他不知道是什么力量讓他來到吳地,乘著江水的流動已經兩個月了。門戶緊閉,連續下了十天的雨,無法歷經虎丘的風光。他讀著靈巖山的詩句,反而使他更加憂愁。他想象著當年韋左司(韋應物)的風采,他騎著馬在這片山水間暢游。終于,山中的雨天逐漸晴朗,綠樹上的鳥兒歡快地鳴叫。詩人沉浸在這美好的景色中,心情愉悅,對于金色的秋風也不再抱怨。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情感來傳達詩人內心的感受。詩人以自嘲的口吻揭示了自己的懶散和追求幽靜的傾向,同時也表達了對于自然山水之美的迷戀。他對于過去的景色和文人的風采懷舊,但也能在眼前的美景中獲得愉悅。整首詩以自然景色和情感的變化來表達內心的感受,展現了詩人對于自然與人文之美的熱愛和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