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龍舍天祚宮玉虹亭 / 作者:王之道 |
山只不愛寶,傾寫白玉霙。
秋陽正炎赫,噴薄爭清明。
我疑石韜玉,白虹貫巖泓。
源源自何來,萬古風雷聲。
|
|
題龍舍天祚宮玉虹亭解釋: 《題龍舍天祚宮玉虹亭》是宋代詩人王之道的作品。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寶玉之美的思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只不愛寶,傾寫白玉霙。
秋陽正炎赫,噴薄爭清明。
我疑石韜玉,白虹貫巖泓。
源源自何來,萬古風雷聲。
詩意:
這首詩以山景為背景,描繪了一幅美麗壯觀的自然圖景。詩人表達了山巒對寶玉之物的漠視,將自然界中的白玉霙傾瀉而下的景象描繪得生動形象。秋天的陽光明亮熾熱,猶如火炬般照耀著大地,噴薄而出的景色與明亮的陽光爭奇斗艷。詩人產生了對石頭和玉石之間相互輝映的疑問,白色的虹光貫穿山巖和湖泊,令人嘆為觀止。最后,詩人感嘆這一奇景的源頭,提到了萬古不變的風和雷聲,暗示了這種壯觀景象的永恒存在。
賞析:
《題龍舍天祚宮玉虹亭》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和寶玉之美。詩人以山巒為背景,通過描繪白玉霙傾瀉而下的景象,表達了山巒對珍寶之物的漠視態度,強調了大自然的壯美和寶玉的珍貴。秋陽的明亮和熾熱為整個景色增添了一抹鮮艷的色彩,與噴薄而出的景色相互輝映,形成了一幅瑰麗而奪目的畫面。詩人對石頭和玉石之間的輝映產生了疑問,表達了對這種美景背后的奧妙之處的探索和思考。最后,詩人提到了風和雷聲,暗示了這一景象的永恒存在,并使整首詩更具有深遠的意義。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寶玉之美的思考,給人以視覺和心靈上的雙重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