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魯如晦七夕 / 作者:王之道 |
乞巧誰家綺席開,夜闌簫鼓趁虛催。
啟明不為牽牛計,又放朝陽送曙來。
|
|
和魯如晦七夕解釋: 詩詞:《和魯如晦七夕》
朝代:宋代
作者:王之道
譯文:
誰家開啟華麗的綺席,乞巧之夜闌珊,簫聲和鼓聲共同催促時間的流轉。啟明星并不受牽牛的計算所限,又一次放出朝陽,送來了黎明的曙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七夕節的景象,以及對時間流逝的體驗和思考。詩人通過描寫綺席、簫鼓和啟明星等元素,展現了七夕節夜晚的喜慶和熱鬧氛圍。詩中提到的乞巧活動是七夕節的重要傳統,而簫聲和鼓聲催促時間的流轉,則象征了人們在節日中追求歡樂和美好的心情。啟明星的出現和朝陽的升起,表達了時間的不可控制和流逝的無常,以及人們對美好時刻的珍惜和渴望。
賞析:
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意象,將七夕節的熱鬧和喜慶氛圍展現得淋漓盡致。詩人運用了華麗的綺席、夜晚的簫鼓聲和啟明星等意象,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喜慶和活力的場景中。簫鼓聲催促時間流轉的描述,使人感受到時間的緊迫和流逝,引發對美好時刻的珍惜和追求。啟明星和朝陽的出現,象征著黎明即將到來,傳遞了對新的一天和未來的期待和希望。
整首詩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七夕節的喜慶氣氛與對時間的感悟相結合,展示了詩人對美好時刻的珍惜和對未來的希望。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節日的喜慶和熱鬧,同時也引發對時間流逝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