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潯陽春三首·春去 / 作者:白居易 |
一從澤畔為遷客,兩度江頭送暮春。
白發更添今日鬢,青衫不改去年身。
百川未有回流水,一老終無卻少人。
四十六時三月盡,送春爭得不殷勤。
|
|
潯陽春三首·春去解釋:
《潯陽春三首·春去》是唐代白居易的一首詩,描述了詩人面對春天的離去而感慨萬分的情景。
詩中描繪了詩人兩次在江邊目送春天離去的場景。詩人在澤畔為遷客的時候,曾兩度目送暮春。歲月流轉,白發又增添了鬢邊,但詩人的衣袂依舊保持著去年的模樣。詩中的"青衫不改去年身"這一句可以理解為雖然歲月已經過去了,但是詩人的心境和情感卻不會因為時光的流逝而改變。
接著,詩人通過"百川未有回流水,一老終無卻少人"這兩句詩,表達了自己的悲涼之情。百川未有回流水,意味著事物的變幻無常,生活的流轉不會回頭。而"一老終無卻少人"則暗示詩人自己年老時,也不會有人能夠不離不棄地陪伴在自己身邊。
最后一節"四十六時三月盡,送春爭得不殷勤"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眷戀和留戀之情。四十六時三月盡指的是整個三月的時光已經逝去,而"送春爭得不殷勤"則意味著詩人盡管竭盡所能地追求春天,但仍然無法留住它。
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面對時間的流轉和歲月的變遷所帶來的感慨和無奈。它展現了人們對于生命的短暫和珍貴所產生的深思和思考。詩詞中的離別和留戀意味著一種對美好時光的追求,以及人們對于不斷變化的世界的感慨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