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元丹丘潁陽山居 / 作者:李白 |
仙游渡潁水,訪隱同元君。
忽遺蒼生望,獨與洪崖群。
卜地初晦跡,興言且成文。
卻顧北山斷,前瞻南嶺分。
遙通汝海月,不隔嵩丘云。
之子合逸趣,而我欽清芬。
舉跡倚松石,談笑迷朝曛。
益愿狎青鳥,拂衣棲江濆。
|
|
題元丹丘潁陽山居解釋:
題元丹丘潁陽山居
仙游渡潁水,訪隱同元君。
忽遺蒼生望,獨與洪崖群。
卜地初晦跡,興言且成文。
卻顧北山斷,前瞻南嶺分。
遙通汝海月,不隔嵩丘云。
之子合逸趣,而我欽清芬。
舉跡倚松石,談笑迷朝曛。
益愿狎青鳥,拂衣棲江濆。
中文譯文:
題寫元丹丘潁陽山居
我仙游過潁水,拜訪隱居的元君。
不知不覺讓百姓們期待,我獨自與洪崖的眾仙相伴。
雖然我在陰山尚未蹤跡,但我的情感已經成文。
回首看北山仍然在,向前看南嶺將分離。
遠遠的連接到你的海上的月亮,沒有阻隔著嵩丘的云。
你理解我的興致,而我敬欽你的清芬。
抬起腳步靠在松木和石頭上,談笑著迷離著晨光。
更加愿意和青鳥來親近,一撫衣衫停留在江濆之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描述自己在元丹丘潁陽山居的情景。他在這里仙游過潁水,拜訪了隱居的元君,與洪崖的諸多仙子們相伴。他在山居之中欣賞著北山的壯麗景色,向南望著群山的連綿。詩中表現出了李白豪放奔放的詩風,其中運用描寫山水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他在山居中的清幽之趣。
詩中的"遙通汝海月,不隔嵩丘云"形容李白與元君之間的心靈交流,雖然相隔千山萬水,但彼此的思念是無隔無間的。"之子合逸趣,而我欽清芬"表達了他對元君的敬佩和喜愛,他欣賞元君的深情和高雅。"舉跡倚松石,談笑迷朝曛"描繪了李白在山居中與洪崖仙子們的歡樂時光,把詩人和仙子們的親密關系展示了出來。"益愿狎青鳥,拂衣棲江濆"表達了李白希望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心愿,他希望能親近自然,與自然融為一體。
這首詩流露出李白的豪放情懷和對美好的追求,展現了他在山居中的舒適與快樂。通過對山、水、云、月等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他對自然的熱愛,并將自然和人文相融合,形成了一幅美麗而意境深遠的畫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