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梁之馀保荊衡巴巫…為苞枿第六 / 作者:柳宗元 |
苞枿ba矣,惟恨之蟠。
彌巴蔽荊,負南極以安。
曰我舊梁氏,緝綏艱難。
江漢之阻,都邑固以完。
圣人作,神武用。
有臣勇智,奮不以眾。
投跡死地,謀猷縱。
化敵為家,慮則中。
浩浩海裔,不威而同。
系縲降王。
定厥功。
澶漫萬里,宣唐風。
蠻夷九譯,咸來從。
凱旋金奏,象形容。
震赫萬國,罔不龔。
|
|
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梁之馀保荊衡巴巫…為苞枿第六解釋: 詩詞:《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梁之馀保荊衡巴巫…為苞枿第六》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苞枿ba矣,惟恨之蟠。
彌巴蔽荊,負南極以安。
曰我舊梁氏,緝綏艱難。
江漢之阻,都邑固以完。
圣人作,神武用。
有臣勇智,奮不以眾。
投跡死地,謀猷縱。
化敵為家,慮則中。
浩浩海裔,不威而同。
系縲降王。定厥功。
澶漫萬里,宣唐風。
蠻夷九譯,咸來從。
凱旋金奏,象形容。
震赫萬國,罔不龔。
中文譯文:
苞枿已經顯現,只是我對它的遺憾纏繞不解。
長而廣闊,覆蓋荊山,像承載南極一樣的安定。
我說我是舊梁氏的后裔,纏綏艱難。
江漢之間的阻隔,城邑穩固而完整。
圣人創建,神威所用。
有一位臣子,勇猛而智慧,奮不顧眾。
投身險境,策略縱橫。
將敵人化為家人,只在意謀略是否周全。
浩浩蕩蕩,海的后代,不需威勢就能團結。
被束縛的俘虜降服于王室,立下了功績。
廣闊無垠,傳揚著唐朝的風采。
蠻夷九族,紛紛歸附。
凱旋而歸,金銅的樂曲奏響,象征形態光彩照人。
震動了萬國,無一不敬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柳宗元所作,題目為《梁之馀保荊衡巴巫…為苞枿第六》。整首詩寫了梁氏家族的歷史和輝煌,以及唐朝的興盛和統一。詩中通過表達對梁氏后裔的自豪與遺憾,以及對唐朝輝煌的贊頌,展現了作者的愛國情懷和對家族和國家的關切。
詩中的苞枿(ba)象征著梁氏家族,作者表達了對家族顯赫歷史的自豪之情,同時也有對家族遺憾的情感。詩中提到梁氏家族在江漢之間艱難緝綏,但堅定不移地保衛著家族和國家的安全。作者稱贊了偉大的圣人和神武之人的功績,以及勇猛智慧的臣子們,他們不懼艱難險阻,投身于生死之地,用智慧和謀略化解敵人,使其成為自己的家人,展現出偉大的智慧和膽識。
詩中還表達了對唐朝的贊美,唐朝被描繪為廣袤繁榮而統一的時代。蠻夷九族紛紛歸附,凱旋而歸,金銅的樂曲奏響,象征著唐朝的榮耀和繁盛。整首詩以豪邁的語言描繪了梁氏家族的輝煌歷史和唐朝的偉大時代,展現了作者對家族和國家的無盡敬意和自豪感。
這首詩詞通過雄壯豪邁的詞句和豐富的修辭手法,將梁氏家族和唐朝的輝煌歷史描繪得生動而壯麗。它表達了作者對家族的熱愛和自豪,對國家的關切和對興盛時代的贊美。整首詩詞氣勢恢宏,展示了梁氏家族和唐朝的輝煌,以及作者對家族和國家的深情厚意,具有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歷史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