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劉武周敗裴寂咸有晉…靖本邦第九 / 作者:柳宗元 |
本邦伊晉,惟時不靖。
根柢之搖,枯葉攸病。
守臣不任,勩于神圣。
惟越之興,翦焉則定。
洪惟我理,式和以敬。
群頑既夷,庶績咸正。
皇謨載大,惟人之慶。
|
|
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劉武周敗裴寂咸有晉…靖本邦第九解釋: 《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劉武周敗裴寂咸有晉…靖本邦第九》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作品。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本邦伊晉,惟時不靖。
根柢之搖,枯葉攸病。
守臣不任,勩于神圣。
惟越之興,翦焉則定。
洪惟我理,式和以敬。
群頑既夷,庶績咸正。
皇謨載大,惟人之慶。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唐代時期劉武周戰敗裴寂咸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的憂慮和對時局的反思。詩中提到了伊晉之邦,指代唐朝的國家,但是時局不安定,根基搖動,就像是枯落的葉子患病一樣。守臣們不盡責任,只關心自身的權勢和地位,忽視了對神圣事物的敬畏。只有越國的興起,才能使國家恢復安定。然而,國家的安定需要依循正確的道理,并以敬畏之心來實踐。當頑固的人被消除,各項事業才能順利進行,這將成為國家的喜慶之事。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劉武周戰敗和時局動蕩的描寫,展示了柳宗元對國家興衰的關切之情。詩中運用了象征手法,將國家比喻為樹木,時局的不安定比作樹根搖動,枯葉患病。作者通過對守臣們的批評,表達了對當時政治腐敗現象的不滿。他認為守臣們應該以神圣的事物為中心,才能真正為國家盡責。而越國的興起則象征著正確的道理和秩序的恢復,只有依循這種道理,才能使國家重新安定下來。最后,作者表達了對國家興盛和人民幸福的祝愿,認為這將是皇謨(帝王的政教方針)的偉大體現。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柳宗元對時局的擔憂和對正道的呼喚。通過對比國家的動蕩和正確的道理,展示了作者對政治腐敗的批評,并寄托了對國家安定和人民幸福的殷切期望。整體上,這首詩詞以深邃的意境和豐富的寓意展現了柳宗元的思想和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