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州雜詠七首 / 作者:晁補之 |
龍興寺里青云干,后土祠中白雪葩。
五百年間城郭改,空留鴨腳伴瓊花。
|
|
揚州雜詠七首解釋: 《揚州雜詠七首》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龍興寺里青云干,
后土祠中白雪葩。
五百年間城郭改,
空留鴨腳伴瓊花。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揚州的一些景觀和歷史變遷。詩人首先提到了龍興寺里的青云干,指的是寺廟中翠綠的柳樹,給人一種青云直上的感覺。接著,他提到了后土祠中的白雪葩,指的是祠堂中的白色花朵,給人一種純潔的感覺。最后兩句詩描述了城郭的變遷,五百年來揚州的城池已經改變,只剩下鴨腳,與瓊花相伴,表達了歷史的變遷和歲月的流轉。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揚州景觀和歷史的描繪,展現了晁補之細膩的感受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青云干和白雪葩作為景物的象征,抒發了對純潔和高尚的追求。同時,通過城郭的改變和鴨腳與瓊花的并列,表達了歲月更迭中的無常和變幻。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豐富的意境,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揚州的獨特魅力和歷史的滄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