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州雜詠七首 / 作者:晁補之 |
楊徐僭盜雄圖熾,高呂陵夷霸氣闌。
猶有昆岡作龍虎,千秋原廟奉衣冠。
|
|
揚州雜詠七首解釋: 《揚州雜詠七首》是宋代晁補之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楊徐僭盜雄圖熾,
高呂陵夷霸氣闌。
猶有昆岡作龍虎,
千秋原廟奉衣冠。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揚州的景物和歷史。詩人通過描繪揚州的名勝古跡和歷史人物,表達了對這座城市的贊美和敬仰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揚州為背景,通過描繪一系列景物和歷史人物,展示了揚州的雄偉和輝煌。下面對每一句進行分析:
楊徐僭盜雄圖熾:
"楊徐僭盜"指的是揚州的歷史上兩位叛逆之徒:楊行密和徐達。他們在亂世中崛起,建立了各自的勢力,對揚州產生了重要影響。"雄圖熾"表示他們的野心勃勃,雄心壯志。
高呂陵夷霸氣闌:
"高呂陵"指的是揚州的名勝高郵呂蒙陵,呂蒙是三國時期吳國的將領,他的陵墓被稱為高呂陵。"夷霸氣闌"表示呂蒙的陵墓氣勢雄偉,展現了他在歷史上的英勇和霸氣。
猶有昆岡作龍虎:
"昆岡"指的是揚州的另一個名勝,昆岡山。"作龍虎"表示山勢險峻,形如龍虎。這里表達了山勢的壯麗和峻峭之處。
千秋原廟奉衣冠:
"千秋原廟"指的是揚州的另一處名勝,千秋塔和原廟。"奉衣冠"表示這座塔和廟是為了紀念歷史人物而修建的,他們曾經在揚州留下了重要的貢獻。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揚州的名勝古跡和歷史人物,展示了這座城市的雄偉和輝煌。詩人對揚州的景物和歷史表達了敬仰之情,贊美了這座城市的壯麗和光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