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汴堤暮雪懷徑山澄慧道人 / 作者:晁補之 |
朔風吹雪亂沾襟,走馬投村日向沉。
遙想道人敲石火,冷杉寒竹五峰深。
|
|
汴堤暮雪懷徑山澄慧道人解釋: 《汴堤暮雪懷徑山澄慧道人》是晁補之所作,描繪了作者在汴堤暮雪時懷念徑山澄慧道人的情景。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朔風吹雪亂沾襟,
走馬投村日向沉。
遙想道人敲石火,
冷杉寒竹五峰深。
詩意:
這首詩詞以汴堤暮雪為背景,表達了作者懷念徑山澄慧道人的情感。在風雪彌漫的朔風中,作者騎馬投向村莊,日頭漸漸西沉。他遙想起徑山澄慧道人,想象著他敲石點燃的篝火,以及五峰深處的冷杉和寒竹。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道士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徑山澄慧道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對各句的賞析:
第一句“朔風吹雪亂沾襟”,通過描繪風雪交加的景象,烘托出寒冷的氣氛。朔風刺骨,雪花紛飛,形容了嚴寒的冬日景象。
第二句“走馬投村日向沉”,描繪了作者騎馬穿越風雪,投向村莊的場景。日落西山的意象暗示著時間的流逝,與作者對道人的懷念相呼應。
第三句“遙想道人敲石火”,以回憶的方式表現了作者對徑山澄慧道人的思念。作者想象道人在寒冷的夜晚,敲擊石頭點燃篝火的情景,石火象征著道人的修行和智慧。
最后一句“冷杉寒竹五峰深”,通過描繪五峰深處的冷杉和寒竹,營造出一種幽靜而寂寥的氛圍。這里的冷杉和寒竹也可以被視為象征,代表了道人修行的境地和高尚的品質。
整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道人的追憶和景物的描繪,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情感相結合,展現了宋代文人對自然和道教哲學的獨特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