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泊舟山陽偶題 / 作者:晁補之 |
五歲淮山一夢新,扁舟曾系市橋春。
津亭石磴雙垂柳,見我依依似故人。
|
|
泊舟山陽偶題解釋: 《泊舟山陽偶題》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五歲淮山一夢新,
扁舟曾系市橋春。
津亭石磴雙垂柳,
見我依依似故人。
詩意:
這首詩以作者在山陽泊舟時的所見所感為題材,表達了對美麗自然景色和與之相伴的友情的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畫面,同時融入了詩人個人的情感體驗。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細膩而充滿情感的場景。首句“五歲淮山一夢新”,表達了作者對這片山陽之地的陌生感,感受到了新鮮的感覺。接下來的兩句“扁舟曾系市橋春”,描繪了作者曾經停泊在市橋春天的景象,暗示了作者曾經和這片土地有過某種聯系。
接著,詩人描述了津亭石磴上垂柳的景色:“津亭石磴雙垂柳”,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了柳樹垂下的景象,給人以優雅和寧靜的感覺。最后一句“見我依依似故人”,表達了作者對這片山陽之地的眷戀和親近之情,將自己與這里的景物相互關聯起來,有如與故人相見般親切。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所處環境的喜愛和感激之情。同時,詩人通過將自己與自然融為一體,抒發了對友情和歸屬感的渴望。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傳遞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具有清新自然、樸素真摯的風格,展現了宋代詩人的獨特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