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練定祥符聽法 / 作者:晁補之 |
彌天一滴水,何處是曹溪。
若作聲來解,還成瞪發迷。
白云遮剎遠,翠竹向檐低。
是物元非物,莊周未可齊。
|
|
次韻練定祥符聽法解釋: 《次韻練定祥符聽法》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彌天一滴水,何處是曹溪。
若作聲來解,還成瞪發迷。
白云遮剎遠,翠竹向檐低。
是物元非物,莊周未可齊。
詩意:
這首詩以彌天一滴水和曹溪為引子,探討了音樂的奧妙和人與自然的關系。詩人提出了一系列反思,表達了對人類存在與宇宙間相互影響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描繪了復雜的哲學問題。以下是對每句的賞析:
-"彌天一滴水,何處是曹溪":詩人通過對宇宙和一個小水滴的對比,強調了宇宙的遼闊和人類智慧的微小。曹溪是指禪宗的發源地,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追問禪宗的真正所在,尋求內心的安寧與智慧。
-"若作聲來解,還成瞪發迷":這句話暗示了通過聲音來解決問題可能會帶來更多的混亂和困擾。瞪發迷是一個形容詞詞組,意味著迷惑和困擾。
-"白云遮剎遠,翠竹向檐低":這句話描繪了遠方的佛寺被飄過的白云遮蓋,而翠竹則低垂向房檐。這種景象傳達了人與佛法之間的距離和隔閡,也讓人思考世俗與超脫的關系。
-"是物元非物,莊周未可齊":這句話涉及哲學家莊子的思想,表達了對物質與非物質世界的討論。詩人認為物質世界和非物質世界之間存在著不可逾越的區別,暗示了人類理解宇宙的限制。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簡潔而意味深長的語言,探討了宇宙、人類存在和智慧之間的關系。它引發了讀者對禪宗、哲學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展示了宋代晁補之對于人類與宇宙之間永恒問題的獨特見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