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二叔父少監入館見賜詩 / 作者:晁補之 |
楩楠要是晚方成,雄朔遺風世共驚。
屑去未驚容必去,逃名還自得高名。
歌行元白辭濤壯,書畫鍾王筆勢精。
乘馬輜車何足算,不將稽古愧桓榮。
|
|
和二叔父少監入館見賜詩解釋: 《和二叔父少監入館見賜詩》是宋代晁補之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楩楠要是晚方成,
雄朔遺風世共驚。
屑去未驚容必去,
逃名還自得高名。
歌行元白辭濤壯,
書畫鍾王筆勢精。
乘馬輜車何足算,
不將稽古愧桓榮。
詩意:
這首詩以寫景和議論相結合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藝術創作與文化傳承的思考和感慨。詩中通過描繪楩楠樹的生長過程以及對雄壯遺風的驚嘆,抒發了作者對時光的流逝和傳統文化的珍視。作者認為雖然自己的成就尚不足以引起轟動,但他并不追求虛名,而是更注重內心的滿足和追求真正的高尚品質。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了元白、濤壯、鍾王等傳世名家,以及他們在歌行、書畫上的精湛技藝,暗示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敬重和學習的態度。最后,作者表達了自己對于乘馬輜車等世俗功名的不屑,他愿意將自己的成就與桓榮相比較,以此來檢驗自己在傳承中的價值與貢獻。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楩楠樹的成長和對雄壯遺風的贊嘆,展現了作者對時間流逝和文化傳承的思考。楩楠要是晚方成,暗示了時間的不可逆轉,生命的有限性以及創作的艱辛過程。雄朔遺風世共驚,表達了對歷史上偉大文化傳統的敬仰和驚嘆,同時也對后人有所期待。屑去未驚容必去,逃名還自得高名,表明作者并不追求虛名和功利,而是更注重內心的滿足和對真正高尚品質的追求。接著,通過提及元白、濤壯、鍾王等傳世名家在歌行、書畫方面的卓越才華,強調了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學習的態度。最后,作者以乘馬輜車何足算,不將稽古愧桓榮作結,表達了對世俗功名的不屑,并將自己的成就與桓榮作對比,以此來檢驗自己在傳承中的價值與貢獻。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既展現了對時間流逝和文化傳承的思考,又表達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敬重和學習的態度,以及對世俗功名的不屑和對真正價值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