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蒼陵谷引水記呈毅父惠詩次韻 / 作者:晁補之 |
與君暮從棲巖東,有泉鏘然發深谷。
人言祥符行幸城無水,跨野疏泉此山足。
后來修廢吳與李,誰其記者江休復。
我欲重銘章圣功,借君巨筆鏨寒玉。
|
|
以蒼陵谷引水記呈毅父惠詩次韻解釋: 詩詞:《以蒼陵谷引水記呈毅父惠詩次韻》
朝代:宋代
作者:晁補之
以蒼陵谷引水記呈毅父惠詩次韻,
朝從棲巖東,有泉鏘然發深谷。
人言祥符行幸城無水,
跨野疏泉此山足。
后來修廢吳與李,
誰其記者江休復。
我欲重銘章圣功,
借君巨筆鏨寒玉。
中文譯文:
以蒼陵谷引水的記述呈給毅父惠,作為韻文的續篇,
早晨從棲息的巖石東行,有一泉水清脆地流出深谷。
人們說祥符皇帝巡幸的城市沒有水源,
而這座山上卻有分布廣泛的泉眼。
后來吳、李兩位修復了水道,
誰能夠記述江寧的修復過程呢?
我想要重銘圣君的功績,
借用你的巨筆雕刻在冰冷的玉石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晁補之所作,是一首以描述引水記事為主題的詩篇。詩人以蒼陵谷引水的故事為背景,向毅父惠呈獻這首續篇。詩中描繪了詩人早晨從棲息的巖石東行,聽到谷中泉水清脆的聲音。詩人提到有人說祥符皇帝巡幸的城市缺乏水源,但在這座山上卻有豐富的泉眼。然后詩人詢問后來修復了水道的人是誰,同時表達了自己想要將圣君的功績重銘的愿望,并向毅父惠請求借用巨筆雕刻在冰冷的玉石上。
這首詩詞以描繪景物為主,通過描寫蒼陵谷的引水景象,展現了大自然中泉水的生動形象。詩人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將泉水的聲音和景色描繪得栩栩如生,給人以清新和活力的感受。詩人對于蒼陵谷引水的記述,表達了對修復水道的人的敬佩和對圣君功績的贊美之情。整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為主線,以此展現了自然界中的壯麗景色和人們對圣君的崇敬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