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嘉縣君赴潁昌杜丈之喪送至鹿邑境上贈別 / 作者:晁補之 |
二十年糠秕,相從無靦顏。
尊公抱至痛,白玉掩深菅。
送子三百里,西風涕丸瀾。
鄰喪罷相舂,況我五服間。
憐子一女子,忘身赴憂患。
但恨莫攀輀,賤生守微官。
勿為摻執悲,我居不求安。
送死當大事,丈夫良獨難。
|
|
永嘉縣君赴潁昌杜丈之喪送至鹿邑境上贈別解釋: 《永嘉縣君赴潁昌杜丈之喪送至鹿邑境上贈別》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二十年的時光如同糠秕般匆匆過去,我們相互陪伴,沒有畏怯之色。
尊敬的公公承受著巨大的痛苦,我用白玉掩蓋深深的憂傷。
送別兒子行程三百里,西風吹動著滾滾淚水。
鄰近的喪事剛剛結束,更不用說我身處五服之間。
我憐惜我的女兒,卻忘記了自己的身心憂患。
只是遺憾不能攀援高位,終身守衛微不足道的官職。
不要為了執著的悲傷,我居住的地方不追求安逸。
送死是偉大的事情,作為一個丈夫,面對孤獨是艱難的。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晁補之送別永嘉縣君前往潁昌吊喪,并在鹿邑境上與他告別的情景。詩中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的感慨,描繪了送別兒子的傷感以及自己身處低微官職卻無法攀升的無奈。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丈夫面對死亡孤獨的思考和勇敢面對困境的態度。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晁補之深沉的情感和他對人生的思考。詩中使用了寥寥數語,卻能傳達出作者多年來的心情和思考。他描述了時光的流逝和相識的情誼,表達了對親人離去的悲傷和對自身境遇的無奈。詩人以自己的境遇點題,表達了對丈夫面對死亡和孤獨的思考,以及他對堅持追求的態度。整首詩情感真摯,文字簡練,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