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文潛憶楊翰林元素家淮上夜飲作 / 作者:晁補之 |
老人得坐安若山,畏寒縮頸衣裘間。
不如公子擁樽酒,詩材春亂詞濤翻。
想見楊家美人出,玉面朱唇映琴瑟。
冰船著炬光照淮,雪亂風筵飲方逸。
只今愁坐私自憐,寒書凍硯塵滿前。
人生何者非昨夢,還如歸去散花天。
老人已復形槁木,真幻那知然不然。
蚓鳴小鼎藜羹熟,閉眼圓蒲不是禪。
|
|
次韻文潛憶楊翰林元素家淮上夜飲作解釋: 這首詩詞是晁補之在宋代創作的,《次韻文潛憶楊翰林元素家淮上夜飲作》。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人得坐安若山,
畏寒縮頸衣裘間。
不如公子擁樽酒,
詩材春亂詞濤翻。
想見楊家美人出,
玉面朱唇映琴瑟。
冰船著炬光照淮,
雪亂風筵飲方逸。
只今愁坐私自憐,
寒書凍硯塵滿前。
人生何者非昨夢,
還如歸去散花天。
老人已復形槁木,
真幻那知然不然。
蚓鳴小鼎藜羹熟,
閉眼圓蒲不是禪。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老人坐在安若山上的情景,他因為寒冷而縮起頸子,披著厚重的衣裘。然而,詩人認為與這位老人相比,年輕的公子卻擁有美酒,詩才橫溢,能夠激起春天般的熱情和詞語的波濤。
詩人在想象中看到了楊家的美女出現,她的玉面和朱唇照映著琴瑟的光彩。詩人形容了冰船上炬火的明亮照耀著淮河,雪花飄亂,風筵之上的飲宴非常暢快。
然而,此時的詩人只能愁坐,心生自憐。他的寒酸生活中充斥著凍結的書籍和硯臺,前方滿是塵埃。他在思考人生,認為人生何盡非昨日的夢境,就像歸去時的花天一樣虛幻。
老人已經變得像枯木一樣,真實與幻想如此難以分辨。蚯蚓的鳴叫聲中小鼎中的藜羹已經煮熟,閉上眼睛坐在圓蒲上,卻并非真正的禪修。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老人和公子的對比,以及對美景和內心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于現實生活的痛苦和對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手法,給人以美感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