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姑孰十詠·靈墟山 / 作者:李白 |
丁令辭世人,拂衣向仙路。
伏煉九丹成,方隨五云去。
松蘿蔽幽洞,桃杏深隱處。
不知曾化鶴,遼海歸幾度。
|
|
姑孰十詠·靈墟山解釋:
詩詞《姑孰十詠?靈墟山》是唐代李白所作,講述了丁令逝世后,脫下凡俗之衣而踏上仙緣之路。他通過九丹煉化,最終與仙云一同飛離人世。靈墟山上,綠松和茂密的蔓藤遮掩著隱秘的洞穴,桃花和杏花也在深深的隱蔽之處。不知丁令已成為仙鶴,開始在廣闊的遼海上自由飛翔了多少次。
譯文:
丁令辭世人,
拂衣向仙路。
伏煉九丹成,
方隨五云去。
松蘿蔽幽洞,
桃杏深隱處。
不知曾化鶴,
遼海歸幾度。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的方式表達出了丁令脫離塵俗、修煉成仙的過程。詩中通過動人的描寫,展示了靈墟山的神秘美麗,以及丁令從凡人走向仙境的奇幻之旅。作者巧妙地運用了自然景物,如松蘿、桃杏和鶴,來增添詩詞的神秘感和浪漫主義色彩。通過詩中的表達,讀者可以感受到修仙之路的艱辛和美好,以及那種追求自由和超凡的理想精神。
詩詞寫的是理想和追求,是一種境界和超凡的心靈旅程。靈墟山是一個象征意義上的修仙之地,表達了李白對于超越物質塵世的向往和追求。靈墟山的自然景色和神秘氛圍給人一種超脫塵世、置身仙境的感受。
整首詩以形象細膩、氣勢磅礴的語言,烘托了丁令修仙的奇幻之旅。通過描寫山洞、花草和海洋等自然景物,增強了詩詞的藝術表現力,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魔幻和浪漫的境界。這種浪漫主義的趣味給人一種放松悠閑的感覺,啟發了人們對于追求理想和超脫塵世生活態度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