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馬 / 作者:晁補之 |
上馬笑屬君,歸期在十日。
來時草白芽,歸時青郁郁。
來嗔馬蹄急,歸嗔馬蹄緩。
人心自如此,馬蹄終不變。
|
|
上馬解釋: 《上馬》是宋代晁補之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上馬笑屬君,歸期在十日。
來時草白芽,歸時青郁郁。
來嗔馬蹄急,歸嗔馬蹄緩。
人心自如此,馬蹄終不變。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上馬出行,并表達了對歸期的期待和對旅途中的變化的觀察。詩人笑著上馬,表示他在心情愉快地出發。他期望在十天后回來。在出發時,草地上的芽兒還是白色的,而當歸期到來時,草地上已經長滿了郁郁蔥蔥的青草。詩人注意到,當他們出發時,馬蹄聲急促,而當他們歸來時,馬蹄聲緩慢。最后,詩人提到,人的心情可能會發生變化,但馬蹄聲卻始終如一。
賞析:
《上馬》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人的出行和歸來過程,通過對細節的觀察,詩人表達了對旅途中變化的感知。詩人借用馬蹄聲的變化,寓意人心的波動和變化,與馬的穩定不變形成對比。這種對比反映了人與自然界的不同,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人性和命運的思考。
此詩字數不多,表達簡練,但通過寥寥數語,展示了詩人細致的觀察力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它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馬蹄聲的描寫,抒發了對人心的思索。整首詩詞給人以靜謐、深思的感覺,引發讀者對人性、變化與穩定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