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二十 / 作者:晁補之 |
黃子似淵明,城市亦復真。
陳君有道舉,化行閭井淳。
張侯公瑾流,英思春泉新。
高才更難及,淮海一髯秦。
嗟予競何為,十駕曦后塵。
文章不急事,用意斯已勤。
平生不共飲,嘆息無與親。
問道伯昏室,何人獨知津。
各在天一方,淚落衣上巾。
歸休可共隱,山中復何人。
|
|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二十解釋: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二十》是晁補之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黃子似淵明,城市亦復真。
黃子,指黃庭堅,他的才華和品德被比作陶淵明,表明他在文學和人格上都有著出色的表現。城市的景象也展現出了真實的一面。
陳君有道舉,化行閭井淳。
陳君,指陳亮,他有著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以正直和純真的行為感化了閭井(指鄉村小民)。這里表達了對陳亮的贊揚和景仰。
張侯公瑾流,英思春泉新。
張侯,指張炎,公瑾,指陸游,他們的文學風采和思想在春天的泉水中流淌,表明他們的作品新穎而有活力。
高才更難及,淮海一髯秦。
高才指的是蘇軾,晁補之以自謙之辭表示自己無法與蘇軾相比。淮海一髯秦,指淮海一帶以及陜西一帶的文人。
嗟予競何為,十駕曦后塵。
嗟予,指自己,晁補之對自己的文學成就感到追悔和無奈。十駕曦后塵,意味著自己追隨在許多文學巨匠之后,無法超越他們的成就。
文章不急事,用意斯已勤。
晁補之認為文章并不是緊急的事情,但他對于詩詞的用心和努力卻是充滿的。
平生不共飲,嘆息無與親。
晁補之表示自己一生中無法與大家共同飲酒,感嘆無法與親近的人們共享歡樂。
問道伯昏室,何人獨知津。
詢問道伯,指陶淵明,他的詩作在深居簡出的生活中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和贊賞,晁補之想知道有誰能夠像陶淵明一樣領悟他的詩意。
各在天一方,淚落衣上巾。
每個人都在不同的地方,淚水滴落在衣服上的巾帶上,表達了晁補之對于離散和別離的憂傷之情。
歸休可共隱,山中復何人。
回到家中可以共同隱居,山中又有何人?這里表達了對于歸隱山林的向往和思考。
這首詩詞表達了晁補之對于自己文學成就的自謙和追悔之情,同時也融入了對于其他文人才子的贊美和景仰,流露出對于離散和歸隱的思考和向往。整體上,詩詞描繪了一個文人在宋代社會中的心境和情感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