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途中感秋 / 作者:白居易 |
節物行搖落,年顏坐變衰。
樹初黃葉日,人欲白頭時。
鄉國程程遠,親朋處處辭。
唯殘病與老,一步不相離。
|
|
途中感秋解釋:
途中感秋
節物行搖落,年顏坐變衰。
樹初黃葉日,人欲白頭時。
鄉國程程遠,親朋處處辭。
唯殘病與老,一步不相離。
譯文:
在旅途中感受到秋天的到來,
花果紛紛飄落,歲月的容顏漸漸衰老。
樹葉剛開始變黃的那一天,人就開始變白頭了。
離別鄉國的旅途漫漫,親朋好友處處辭別。
唯有殘病和衰老,一步也不離身。
詩意:
這首詩詞表現了唐代詩人白居易對于時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變化的深刻感悟。詩中以秋天到來的景象拉開序幕,節物飄落、年顏變衰,既表示了自然界萬物凋零的無常,也暗喻了人生的漸漸衰老和時光的流失。詩人通過描繪人事變遷,表達了對于歲月的痛感和無奈。
賞析:
《途中感秋》是一首具有強烈悲涼意境的詩詞,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和人生的變遷來表達對于歲月流逝的感慨。詩中以節物行搖落開頭,巧妙地刻畫了秋天的景象,并將這一景象與年顏的衰老相對應。接著,詩人運用對比手法,將鄉國的遠行和親朋的辭別緊密聯系,表達了離別與漂泊的痛苦。最后,詩人以“殘病與老”作為結尾,形象地揭示了人生最終所面臨的孤獨和無奈。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生的描繪,傳達了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主題,表達了對于現實的深切憂傷與無奈,給人以深思與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