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李知章下第歸河北 / 作者:晁補之 |
斗雞擊劍鄴王臺,萬古英雄死不埋。
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螢白首亦常材。
|
|
送李知章下第歸河北解釋: 《送李知章下第歸河北》是宋代晁補之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斗雞擊劍鄴王臺,
萬古英雄死不埋。
子去悲歌宜有和,
露螢白首亦常材。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晁補之對李知章離開京城返回河北的送別之情。詩人以斗雞擊劍和鄴王臺作為隱喻,暗示著在鄴王臺這個英雄輩出的地方,李知章將展現英勇的氣概。詩人同時表達了對英雄氣概的贊嘆,稱之為"萬古英雄死不埋",意味著李知章的英名將流傳千古。詩人希望李知章離開時能夠悲歌一曲,并希望有人和他一同悲歌,以表達對他的思念之情。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李知章的贊許,他說即使像螢火蟲一樣白發蒼蒼,也是常材(即有才能)。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李知章的送別之情和對他英勇氣概的贊賞。通過斗雞擊劍和鄴王臺的隱喻,詩人將李知章與英雄氣概聯系在一起,形象生動地表達了對他的贊美。"萬古英雄死不埋"一句深情款款,表達了李知章將留名青史的豪情壯志。詩人希望李知章離開時能夠悲歌一曲,表達了對他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希望有人和他一同悲歌,增加了送別的凄涼之感。最后兩句以"露螢白首亦常材"來形容李知章,表達了詩人對他才能和智慧的贊賞,即使年老顏衰,也依然是有才華的人。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對李知章的送別之情和對他的贊賞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表達情感的同時,展示了李知章的英勇氣概和才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