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城塔山對雨二首二 / 作者:晁補之 |
竹枝草履步蒼苔,山上孤亭四牖開。
煙雨蒙蒙溪又急,小篷時轉碧灘來。
|
|
新城塔山對雨二首二解釋: 《新城塔山對雨二首二》是宋代文人晁補之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竹枝草履步蒼苔,
山上孤亭四牖開。
煙雨蒙蒙溪又急,
小篷時轉碧灘來。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雨天的景象。詩人走在覆蓋著蒼苔的竹林小徑上,前往新城塔山。山上有一座獨立的亭子,四扇窗戶敞開。煙雨籠罩著山間,溪水奔流湍急。小船時而轉向碧綠的灘涂。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雨天的景象,展現了自然界的美妙和變幻。詩中運用了寥寥數語,卻勾勒出了一幅清新而凄美的畫面。
首先,詩人描述了自己行走在覆蓋蒼苔的竹林小徑上,用“竹枝草履步蒼苔”表達了行走的姿態,同時也強調了自然環境的青翠。接著,詩人來到山上的孤亭,用“四牖開”形象地展示了亭子四面敞開的景象,給人以開放和通透的感覺。
然后,詩人描繪了煙雨蒙蒙的景象,這種模糊的狀態給人以朦朧和神秘的感覺,與山中亭子的清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溪水湍急奔流,表現了自然界的活力和奔放。
最后兩句,“小篷時轉碧灘來”,寫出了小船在煙雨中轉向碧綠灘涂的情景。這里的“小篷”可以理解為小船的船篷,它在迷離的煙雨中穿行,給整個詩篇增添了一絲活潑和變幻。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了雨天山中亭子的景象,展現了自然界的美麗和多變。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詩人抒發了對自然的贊美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繁忙生活的追求自由和寧靜的渴望。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往往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寧靜與自由,以及在喧囂世界中尋求內心寧靜的愿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