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吳黯赴闕 / 作者:晁補之 |
我初官此君未來,君今去此我未往。
翻飛豈不慕緬邈,留滯何能悲鞅掌。
學道平生昧蹊徑,半世端如走榛莽。
古人曾病田甫田,切磋安可去吾黨。
東風消雪送鴻雁,南國連山生筱簜。
為當歸夢五湖中,會有高名百寮上。
|
|
送吳黯赴闕解釋: 《送吳黯赴闕》是宋代晁補之的一首詩。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我初官此,君未來,
君今去此,我未往。
翻飛豈不慕緬邈,
留滯何能悲鞅掌。
學道平生昧蹊徑,
半世端如走榛莽。
古人曾病田甫田,
切磋安可去吾黨。
東風消雪送鴻雁,
南國連山生筱簜。
為當歸夢五湖中,
會有高名百寮上。
這首詩描述了晁補之送別朋友吳黯赴任的情景,表達了對朋友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期望。
詩意和賞析:
詩的開頭,晁補之提到自己擔任官職的時候,吳黯還未來到這個地方。現在吳黯要離開,而晁補之自己卻還沒有去過吳黯即將前往的地方,因此產生了一種相互錯過的感覺。
下一句,“翻飛豈不慕緬邈,留滯何能悲鞅掌”,表達了晁補之對吳黯即將遠行的羨慕之情。他希望自己也能像鞅掌一樣自由地翱翔于遠方,而不是被留滯在原地感到悲傷。
接下來的兩句,“學道平生昧蹊徑,半世端如走榛莽”,反映了晁補之對自己在追求道路上的迷茫和困惑。他感嘆自己平生所學的道理仿佛迷失在荊棘叢生的小徑中,半輩子都像是在走荒蠻之地。
接著,晁補之提到古人曾經因病而辭官,稱“田甫田”,并暗示自己并不愿意離開同僚。他認為與同僚相互切磋學問是一種寶貴的經驗,不愿離開他們。
最后兩句,“東風消雪送鴻雁,南國連山生筱簜。為當歸夢五湖中,會有高名百寮上”,表達了晁補之對吳黯前程的祝福和對他未來成功的預言。他用東風消融雪,送走飛翔的鴻雁,以及南方山脈上的新筍的生長來象征吳黯在官場上的發展和嶄新的希望。他相信吳黯將會在官場上取得較高的地位,受到百官的尊敬。
整首詩以送別為主題,表達了對友誼和未來的思考。晁補之通過描寫個人的情感和對友人前程的祝福,展示了他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