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驀山溪(譙園飲酒為守令作) / 作者:晁補之 |
譙園幽古,煙鎖前朝檜。
搖落棗紅時,滿園空、幾株蒼翠。
史君才譽,金殿握蘭人,將風調,改荒涼,便是嬉游地。
劉郎莫問,去后桃花事。
司馬更堪憐,掩金觴、琵琶催淚。
愁來不醉。
不醉奈愁何,汝南周,東陽沈,勸我如何醉。
|
|
驀山溪(譙園飲酒為守令作)解釋: 《驀山溪(譙園飲酒為守令作)》是一首宋代晁補之所作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驀山溪(譙園飲酒為守令作)》
譙園幽古,煙鎖前朝檜。
搖落棗紅時,滿園空、幾株蒼翠。
史君才譽,金殿握蘭人,將風調,改荒涼,便是嬉游地。
劉郎莫問,去后桃花事。
司馬更堪憐,掩金觴、琵琶催淚。
愁來不醉。不醉奈愁何,汝南周,東陽沈,勸我如何醉。
詩詞的中文譯文:
譙園幽古,煙霧籠罩著古老的譙園。
當搖落的紅棗飄落時,空蕩的園中,只有幾株蒼翠的樹木。
史君備受贊譽,他在金殿上拿著蘭花,調節著風調,改變了荒涼,讓這里成為嬉游的地方。
劉郎啊,請不要問我,你離開后桃花的事情。
司馬更加可憐,他掩蓋著金觴,彈奏著琵琶讓人催淚。
憂愁來臨,卻不能借酒消愁。不醉又如何能消除憂愁呢?汝南的周王,東陽的沈侯,請告訴我如何才能醉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幽靜古老的譙園景象,煙霧籠罩著園中的古樹。在搖落的紅棗飄落時,空曠的園中只有幾株蒼翠的樹木,給人一種寂靜和凄涼的感覺。詩中提到了史君,他備受贊譽,在金殿上拿著蘭花,調節著風調,改變了荒涼,讓這個園子成為了一個嬉游的地方。然而,詩人在這里感嘆了劉郎的離去,不愿提及桃花的事情。同時,詩人也提到了司馬,他掩蓋著金觴,彈奏琵琶,讓人感覺悲傷。詩的結尾,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愁苦,卻不能通過飲酒來排解。他詢問汝南的周王和東陽的沈侯,請求他們告訴自己如何才能醉倒。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譙園的幽靜和凄涼,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愁和無奈。在一片寂靜中,詩人對逝去的美好事物的懷念和對現實的無奈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詩中的史君和司馬象征著過去的榮耀和悲傷,而詩人自身的愁苦和不能通過飲酒排解的無奈感,進一步增強了詩詞的憂愁苦的氛圍。整首詩詞以敘事的方式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無奈,同時也反映了時代的變遷和人事的離合。詩詞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和人物的寓意,通過對史君和司馬的提及,進一步加深了詩詞的情感表達和意境的營造。
這首詩詞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晁補之獨特的才華和對人情世故的洞察力。讀者在賞析時可以感受到詩人對逝去時光和失去的美好的留戀和懷念之情,同時也體味到他對現實的無奈和愁苦。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沉思和共鳴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