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驀山溪(和王定國朝散憶廣陵) / 作者:晁補之 |
揚州全盛,往事今何處。
帆錦兩明珠,罥薔薇、月中嬉語。
朱衣白面,公子似神仙,登云嶼。
臨煙渚。
狂醉成懷古。
蘭舟歸后,誰與春為主。
吟笑我重來,倚瓊花、東風日暮。
吳霜點鬢,流落共天涯,竹西路。
高陽侶。
魂夢應相遇。
|
|
驀山溪(和王定國朝散憶廣陵)解釋: 《驀山溪(和王定國朝散憶廣陵)》是晁補之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揚州全盛,往事今何處。
帆錦兩明珠,罥薔薇、月中嬉語。
朱衣白面,公子似神仙,登云嶼。臨煙渚。
狂醉成懷古。蘭舟歸后,誰與春為主。
吟笑我重來,倚瓊花、東風日暮。
吳霜點鬢,流落共天涯,竹西路。
高陽侶。魂夢應相遇。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揚州昔日的繁華景象及其今天的滄桑變遷。詩人借景抒懷,以揚州的全盛時期為背景,回憶起過去的輝煌。詩中提到了兩顆明珠般的帆,意指揚州的繁榮與輝煌,而薔薇花兒在月光下嬉戲,營造出一幅美麗的畫面。
詩人形容了那個時代的人們,他們穿著朱紅色的衣袍,面容白皙,看起來像仙人一樣。他們登上云嶼,眺望煙霧繚繞的渚岸,陶醉在懷舊之情中。然而,蘭舟歸來之后,揚州已經不再繁華,詩人問誰能夠成為新的春天的主宰。
詩人以吟詠和笑聲表達了自己的情感,他依靠瓊花,倚著東風,迎接夕陽的余暉。他的鬢角上有吳霜的點綴,流落在天涯的他與竹西路的旅伴相伴。詩人寄托著自己的靈魂和夢想,期待與他所思念的人相遇。
賞析:
這首詩以揚州的全盛時期為背景,通過對景物和人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繁華的懷念和對現實的失望之情。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語言,通過細膩的描繪,仿佛將讀者帶入了那個昔日的輝煌場景。詩人以婉約的筆觸,展現了對舊時光的留戀和對未來的期許。
詩中的揚州被描繪成了一個仙境般的地方,充滿了神奇和華美的景色。而詩人對揚州的批判則凸顯了現實的蒼涼和無奈。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人生變遷的感慨,以及對逝去的歲月和遠方的思念之情。通過描寫揚州的繁華和滄桑,詩人展示了個人情感與歷史變遷的交織,使得這首詩具有深刻的意境和情感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