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同前) / 作者:晁補之 |
常記河陽花縣里,恰如飯顆山逢。
春城何處滿絲桐。
綸巾并羽扇,君有古人風。
重向梁王臺畔見,黃花綠酒誰同。
新詩別后寄南鴻。
回頭思照碧,人在白云中。
|
|
臨江仙(同前)解釋: 《臨江仙(同前)》是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屬于宋代文學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臨江仙(同前)
常記河陽花縣里,
恰如飯顆山逢。
春城何處滿絲桐。
綸巾并羽扇,
君有古人風。
重向梁王臺畔見,
黃花綠酒誰同。
新詩別后寄南鴻。
回頭思照碧,
人在白云中。
詩詞的中文譯文:
常常想起河陽花縣里,
就像吃飯時遇到一顆山。
春天的城市在哪里滿是絲桐?
你系著絲巾,手持羽扇,
你有著古人的風采。
再次來到梁王臺旁邊見面,
黃花和綠酒誰與你同行?
新寫的詩寄給南方的鴻雁。
回頭望著藍天思念你,
你就在白云之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晁補之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人回憶起河陽花縣的美景,將其比喻為吃飯時遇到一座山,形象地表達了對故鄉的眷戀之情。
詩中提到的"春城"指的是春天的城市,而"絲桐"則是指桐樹,桐樹在春天開花,給城市增添了美麗的景色。詩人問道,這樣美麗的春天在哪里?
接下來,詩人將目光轉向友人,形容他系著綸巾,手持羽扇,具有古人的風采。這里可以看出,詩人對友人的贊美和敬仰之情。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再次與友人相聚于梁王臺旁邊,他們一起欣賞黃花和綠酒,享受彼此的陪伴。新寫的詩被寄給了南方的鴻雁,寄托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回頭望向藍天,思念著友人的情感,將友人比作白云中的存在,給人以超越塵世的感覺。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故鄉和友人的深情思念,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贊美友人,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傳統文化的崇敬。同時,詩中的意象和意境也增添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味,給人以思索和遐想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