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秋歲 / 作者:晁補之 |
玉京仙侶,同受瑯函結。
風雨隔,塵埃絕。
霞觴翻手破,閬苑花前別。
鵬翼斂,人間泛梗無由歇。
豈憶山中酒,還共溪邊月。
愁悶火,時間滅。
何妨心似水,莫遣頭如雪。
春近也,江南雁識歸時節。
|
|
千秋歲解釋: 《千秋歲》是一首宋代晁補之的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千秋歲,
Thousandautumnspass,
玉京仙侶,同受瑯函結。
DivinecompanionsfromtheJadeCapital,boundtogetherintherealmofimmortality.
風雨隔,塵埃絕。
Separatedbywindandrain,dustsettles.
霞觴翻手破,閬苑花前別。
Therosycupisbrokenwithaturnofthehand,biddingfarewellbeforetheflowersoftheheavenlypalace.
鵬翼斂,人間泛梗無由歇。
Thewingsofthemythicalbirdfold,unabletofindrestinthemortalrealm.
豈憶山中酒,還共溪邊月。
Howcanweforgetthewineinthemountains,andthemoonbythestream?
愁悶火,時間滅。
Worriesandsorrowsextinguishthefire,astimepasses.
何妨心似水,莫遣頭如雪。
Lettheheartbelikewater,anddonotlettheheadbeburdenedwithsnow.
春近也,江南雁識歸時節。
Springisapproaching,andthegeeseinJiangnanrecognizetheseasonofreturn.
詩意:
《千秋歲》表達了離別之苦和時光流轉的無情。詩人將玉京仙侶的離別比喻為風雨和塵埃的隔閡,他們的仙境與人間相隔,無法再相聚。霞觴翻手破,象征著美好的時光瞬間消逝,閬苑花前的別離增添了離愁。鵬翼斂,表示仙侶無法在人間找到歸宿和安息。然而,詩人提醒人們,不要讓憂愁撲滅內心的火焰,要保持心境平和,不受外界的困擾。他稱贊心境如水,而不被頭腦上的憂慮所累。最后,詩人預感到春天的臨近,江南的候鳥能夠準確地判斷返鄉的時節。
賞析:
《千秋歲》以精練的語言表達了離別和時光流轉的主題,情感真摯而深邃。詩人通過對玉京仙侶的離別描繪,表達了人與仙境之間的無法逾越的隔閡,以及時光流轉帶來的遺憾和不舍。他的言語簡練而富有意境,用寥寥幾句詩就勾勒出了深邃的情感。詩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風雨隔、霞觴翻手破、鵬翼斂等,增添了詩歌的藝術性和表現力。最后兩句的對比,將心境比作水和頭腦的憂慮比作雪,呼應了詩中表達的情感和主題。整首詩既有離別的哀愁,也有對時光流轉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