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平樂 / 作者:晁補之 |
炎天畏景。
午漏那堪永。
何苦相仍愁簿領。
短壑清溪牽興。
瑤臺月下曾逢。
何由卻睹冰容。
一笑為驅煩暑,故人元是清風。
|
|
清平樂解釋: 《清平樂》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炎熱的夏天害怕美景,
午時的滴漏何時能停止?
何必相互憂慮,心情沉重。
短暗的溝壑和清澈的溪水引發了興致。
在瑤臺的月光下曾有過相遇,
如何才能再次見到那冰一般的容顏?
一笑就能驅散繁雜的煩悶,
那位故人本就如清風一般清爽。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炎炎夏日的不悅和對美景的畏懼之情。詩人形容自己在炎熱的天氣中感到厭倦,午時的滴漏似乎永遠不會停止,使他感到無法忍受。他感嘆為何要相互憂慮,讓心情變得沉重。然而,短暗的溝壑和清澈的溪水卻使他感到愉悅和開心。在過去的某個月夜,他曾在瑤臺的月光下遇到過令人難以忘懷的人,但如今卻無法再次見到那冰一般的容顏。盡管如此,他相信只需一笑,就能擺脫煩悶和酷熱,因為他的故人就如同清風一般清爽。
賞析:
《清平樂》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夏日的厭倦和對故人的思念之情。詩中采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炎熱的天氣和午時的滴漏,展現了作者在夏天的不適感。然而,詩人在描述清澈的溪水和短暗的溝壑時,情緒卻有所轉變,表達了對自然環境的喜愛和對美景的向往。詩人以瑤臺月下曾逢的描寫,表達了對故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暗示了過去美好的回憶。最后,作者通過一笑為驅煩暑,將故人比作清風,傳遞了一種心境上的寧靜和舒適感。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美景和故人的思念,通過對比和隱喻的運用,表達了作者在炎熱夏天的矛盾情感和對清涼寧靜的向往。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展示了對自然的敏感和對人情世故的洞察力,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的心境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