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香子(贈輕盈) / 作者:晁補之 |
柳態(tài)纖柔,雪艷疏明。
問人來、人道輕盈。
張琵蓮臉,一寸波橫。
比瀟灑處,猶難稱,此嘉名。
花前燭下,微顰淺笑,要題詩、盞畔低聲。
司空自慣,狂眼須驚。
也不辭寫,雙羅帶,恐牽情。
|
|
行香子(贈輕盈)解釋: 《行香子(贈輕盈)》是宋代晁補之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行香子(贈輕盈)
柳枝姿態(tài)纖柔,雪花明艷而疏。詢問前來的人,人們稱她輕盈。她的臉像張琵琶,波紋橫臥在臉上一寸之處。在那自由灑脫之地,依然難以稱頌,這是她的美名。在花前燭光下,微微皺眉而淺淺一笑,要求寫詩,在燈盞旁低聲細語。司空自慣,狂放的眼神必須驚奇。她也不拒絕佩戴雙羅帶,只是擔(dān)心會牽扯感情。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輕盈而美麗的女子形象。柳枝柔軟婀娜,雪花明亮而稀疏,她的輕盈之姿令人稱道。她的臉部線條宛如張琵琶,波紋細致而優(yōu)美。她在自由自在的境地中展示出瀟灑的氣質(zhì),但這樣的氣質(zhì)卻難以言盡,只能以美名來形容。在花前的燭光下,她微微皺眉,展露出淺淺的笑容,邀請他人為她題詩,輕聲細語。她習(xí)慣于司空見慣的景象,需要狂放的眼神來驚艷她。盡管如此,她并不拒絕佩戴雙羅帶,只是擔(dān)心這會牽扯感情。
這首詩以細膩而流暢的筆觸勾勒出了女子的美麗形象,同時暗含了她輕盈、自由、瀟灑的性格特點。通過對女子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美的贊美和向往,同時也展示了女子的獨特魅力和自信。詩中的花前燭光、微顰淺笑以及盞畔低聲等描寫手法,增添了詩意的浪漫和柔美情感。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美的追求和詩人對女子形象的贊美,給人以愉悅和想象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