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游 / 作者:晁補之 |
前時相見,樓頭窗畔,尊酒望銀蟾。
如今間阻,銀蟾又滿,小閣下珠簾。
愿得吳山山前雨,長恁晚廉纖。
不見樓頭嬋娟月,且寂寞、閉窗眠。
|
|
少年游解釋: 《少年游》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晁補之。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前時相見,樓頭窗畔,舉杯仰望那銀蟾。
如今間隔重重,銀蟾又圓滿,小閣下珠簾。
但愿能得到吳山山前的雨,一直下到很晚很細。
可惜樓頭的嬋娟月亮不見了,只有寂寞,關上窗戶入眠。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少年時代的游玩和青年時期的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過去與朋友相聚的情景,當時在樓上的窗邊舉杯仰望著明亮的月亮。然而,如今時光流轉,作者與朋友之間有了隔閡,心情變得沉重。雖然月亮再次圓滿,但現在它只是在小閣樓的珠簾后面。作者渴望能夠得到吳山山前綿綿細雨的洗滌,直到深夜。然而,他卻無法再看到樓頭嬋娟的月亮,只剩下寂寞,只能關上窗戶入眠。
賞析:
《少年游》通過對過去和現在的對比,展現了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變遷。詩中的樓頭窗畔和銀蟾代表了年少時的歡樂和友誼,而如今的間隔和小閣下珠簾則象征了成長后的隔閡和孤獨。通過描寫吳山山前的雨和樓頭嬋娟的月亮,詩人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友情的思念之情。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年少時代的回憶和對友誼的珍視,同時也反映了歲月無情、人事易逝的主題。
晁補之是宋代著名詩人,他的作品以抒發個人情感、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對友情的思念為特點。《少年游》作為晁補之的一首代表作品,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現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追憶和對友誼的眷戀。這首詩詞通過對情感和景物的描繪,讓讀者感受到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無情,引發共鳴并喚起對于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和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