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邯鄲南亭觀妓 / 作者:李白 |
歌鼓燕趙兒,魏姝弄鳴絲。
粉色艷日彩,舞袖拂花枝。
把酒顧美人,請歌邯鄲詞。
清箏何繚繞,度曲綠云垂。
平原君安在,科斗生古池。
座客三千人,于今知有誰。
我輩不作樂,但為后代悲。
|
|
邯鄲南亭觀妓解釋:
《邯鄲南亭觀妓》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邯鄲南亭的景象和觀賞妓女的情景,其中融入了對現實境況的思考和對后代的憂慮。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歌舞鼓樂燕趙兒,
魏姬彈奏銀絲琴。
絢麗陽光映粉妝,
舞袖撫拂花枝輕。
舉杯邀請美人顧,
請她婉唱邯鄲詩。
清怨絲弦盤纏繞,
曲調如綠云垂情。
平原君王何處在,
古池中掙扎籠罩。
座上三千賓客人,
今時誰又真了解。
我們一代并不幸福,
只為后人流淚悲。
這首詩詞以豐富的艷麗形象和生動的描繪,展現了李白欣賞美女和享受樂趣的場景。他用歌舞鼓樂來形容妓女的表演,比喻她們像燕趙(古代楚國和晉國的合稱)的兒女一樣華麗動人。魏姬彈奏銀絲琴,則是指妓女演奏的樂器。李白用“舞袖撫拂花枝輕”的形象描繪了妓女翩翩起舞時的動作,形成了美好的畫面。
詩的第二部分是李白邀請美人顧唱《邯鄲詩》,即夸獎邯鄲的詩篇。他用“清怨絲弦盤纏繞”來形容琴音,這表達了一種柔美的憂郁情緒。曲調如綠云垂情,也展現了琴曲的細膩和婉轉。
接下來,詩詞轉向了對現實的思考。平原君王何處在,指的是現實中的統治者們在政治事務中的紛爭和困難。古池中掙扎籠罩,形容政權的更迭和社會動蕩。
最后,詩詞末尾表達了李白對后代的憂慮。他說座上的三千賓客,到現在誰又真正了解當下的境況呢?他們并沒有幸福,只能為后人流淚。
整首詩詞融合了對美的贊美和對現實社會的思考,展現了李白對當時政治動蕩的擔憂和對后代的關切,表達了他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