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清溪道友 / 作者:齊己 |
山門搖落空,霜霰滿杉松。
明月行禪處,青苔繞石重。
泉聲喧萬壑,鐘韻遍千峰。
終去焚香老,同師大士蹤。
|
|
寄清溪道友解釋: 《寄清溪道友》是唐代詩人齊己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尋道者在清溪山中修行的景象,并表達了對道友的思念和向往。
該詩中的山門搖落空,霜霰滿杉松,形容了秋天的景色。明月行禪處,青苔繞石重,描繪了一個僻靜的禪修之地,清幽宜人。泉聲喧萬壑,鐘韻遍千峰,表達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活力。終去焚香老,同師大士蹤,表達了對師長的尊敬和追隨。
詩中的意境是將自然景物和禪修融為一體,描繪了山間的寧靜和清凈。詩人以詩意的方式表達了對道友的傾訴和思念。
中文譯文如下:
山門搖落空,霜霰滿杉松。
明月行禪處,青苔繞石重。
泉聲喧萬壑,鐘韻遍千峰。
終去焚香老,同師大士蹤。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修行場所和神秘的禪修的意象來展現尋求道成的道友寫給另一位道友傳遞信息的場景,詩中充滿著虛擬的氛圍。山門的大門似乎“搖落空”,山中蒼松已經被霜霰所籠罩,目的是要描摹高山峻嶺的清秋景色。明月在禪修場所徐徐行走,而地上的青苔重重附臨于巖石上。“泉聲喧萬壑”,“鐘韻遍千峰”,展示出山中自然環境的聲音和鐘聲在寂靜的山谷中廣泛回響。可能是受道友的啟示,“終去焚香老”,以“同師大士蹤”的方式,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依然會對另一位道友的情感充滿敬仰和追隨。
這首詩表現了齊己對自然和修行的強烈感受,反映了他對禪宗修學的熱情。通過抒發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修行伙伴的思念,詩人展示了他心靈的寧靜和追求超凡的心境。整首詩既展示了自然山水的壯麗和恢宏,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禪修生活的渴望和向往,以及對道友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