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坐聞雪寄所知 / 作者:齊己 |
初宵飛霰急,竹樹灑干輕。
不是知音者,難教愛此聲。
漸凌孤燭白,偏激苦心清。
堪笑同文友,忘眠坐到明。
|
|
夜坐聞雪寄所知解釋: 《夜坐聞雪寄所知》是唐代詩人齊己創作的一首詩詞。
譯文:
初宵飛霰急,竹樹灑干輕。
一個寒夜,雪花悄然而至,輕灑在竹樹上。
不是知音者,難教愛此聲。
如果沒有懂得欣賞的知音,很難讓人懂得喜愛這雪的聲音。
漸凌孤燭白,偏激苦心清。
雪花逐漸覆蓋了孤獨的燭光,燦爛而純凈。
堪笑同文友,忘眠坐到明。
或許被文人朋友嘲笑,但我忘記了睡眠,靜坐到天明。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齊己在寂靜的夜晚聽到雪的聲音時,心境的變化和感受。初宵時,雪花紛紛揚揚,如輕輕的細雨灑落在竹葉上,使得空氣格外清新。然而,若沒有懂得欣賞此聲的知音,便難以體會到其中的美妙。隨著夜深人靜,雪花覆蓋了孤獨的燭火,照亮了整個房間,給人一種清新而安詳的感覺。雖然可能會有人嘲笑并看不起將心力投注于詩文創作的齊己,但他忘記了睡眠,一直堅持靜坐到天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冬夜中雪花的落下和聲音傳播的美妙情景,通過對雪花聲音的描寫,傳達了詩人對自然萬物的敬畏與沉思。詩中所表現的情感,既有對雪花柔美的贊賞,又有對沒有知音的遺憾。齊己將自己與雪花相比,表達了自身孤獨的處境和不被理解的痛苦。同時,他的堅持和奉獻精神也在詩中得到體現,即使受到外界的冷嘲熱諷,他仍然會篤定地追隨自己的內心。
整首詩用意深遠,通過詩人對雪花聲音的細膩描摹,表達出對理想和創作的追求,以及對孤獨與堅持的體悟。詩中的意境清新,給人以寧靜和柔美的感受,同時也啟發人們用心去發現并欣賞身邊的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