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游龍山鹿苑有作 / 作者:齊己 |
龍山門不遠,鹿苑路非遙。
合逐閑身去,何須待客招。
年華殘兩鬢,筋骨倦長宵。
聞說峰前寺,新修白石橋。
|
|
欲游龍山鹿苑有作解釋: 欲游龍山鹿苑有作
龍山門不遠,鹿苑路非遙。
合逐閑身去,何須待客招。
年華殘兩鬢,筋骨倦長宵。
聞說峰前寺,新修白石橋。
詩詞中文譯文:
想要去游走龍山和鹿苑,
龍山門并不遠,鹿苑的路也不遠。
我愿意隨意地去,不需要別人招待。
年華逐漸殘破,兩鬢已經斑白,
筋骨感到疲倦,漫長的夜晚。
聽說山前的寺廟,新修了一座白石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齊己對游賞山水之地的向往與無奈之情。他渴望游覽龍山和鹿苑,但并不遠的路也需要不同于宴客而準備的歡迎,這是他向往自由自在的心境,無須約束。詩中描述了詩人年紀漸長,體力漸衰,感到筋骨倦怠,暗示了對青春逝去的無奈和對年華易逝的感慨。
而他聽說山前的寺廟新修了白石橋,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作者的愿望和期待。這里可以理解為一種對新事物、新景象、新機遇的向往,他或許希望通過這座新修的白石橋,橫跨現實與夢境之間的鴻溝,實現自由自在的游賞。這種期待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預示著對未來的希冀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首詩以簡約的文字表達詩人的心愿和情感,通過描寫自然景色和人的心境的對比,反映了詩人對真實與理想、現實與憧憬之間的矛盾和思考。這首詩在唐代詩歌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有對自由、獨立的向往,又帶有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和感慨,呈現出一種平實而又深入人心的詩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