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贈湘西龍安寺利禪師 / 作者:齊己 |
頭白已無行腳念,自開荒寺住煙蘿。
門前路到瀟湘盡,石上云歸岳麓多。
南祖衣盂曾禮謁,東林泉月舊經過。
閑來松外看城郭,一片紅塵隔逝波。
|
|
題贈湘西龍安寺利禪師解釋: 譯文:《題贈湘西龍安寺利禪師》
頭白已無行腳念,自開荒寺住煙蘿。
門前路到瀟湘盡,石上云歸岳麓多。
南祖衣縷曾禮謁,東林泉月舊經過。
閑來松外看城郭,一片紅塵隔逝波。
中文譯文:
年老已無法踏遍名山,我自從把荒廟開辟,就選擇住在山間茅草叢中。
門前的小路延伸至湘江盡頭,石頭上的云朵往返于岳麓山。
我曾去南祖的寺廟拜訪過,也曾在東林寺的泉邊和月光下行走。
閑暇時,我站在松樹外觀望城郭,見到的只有一片忙碌的紅塵,分隔了逝去的波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的文人齊己題贈給湘西龍安寺的利禪師的一首詩。詩人描述了自己年紀已高,不能再四處行走,于是開辟了一個山間的荒廟,選擇了一個清靜的生活。他觀察到門前的小路通向瀟湘江的盡頭,山石上的云彩悠然自得地飄蕩而回,山上充滿了云霧。詩人也提到自己曾去過南祖的寺廟,也曾在東林寺的泉水旁散步。最后,詩人站在山外的松樹邊,遠望城郭,看到的只有紅塵和忙碌,分隔了過去的歲月。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生活狀態和自然景觀,表達了對紅塵世事的超脫和對自然的迷戀,體現出一種禪意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
|